2023年申报新兽药数量TOP10企业:生泰尔9、中牧8、瑞普7、齐鲁7、普莱柯6...

2023年共审核批准76个新兽药,与前两年数量相当,处于较高水平

2023年申报新兽药数量TOP10企业:生泰尔9、中牧8、瑞普7、齐鲁7、普莱柯6...

2023年12月29日,随着农业农村部第743号公告公布,新兽药审批工作尘埃落定。2023年共审核批准76个新兽药,与前两年数量相当,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一类新兽药仅2个,分别是猪塞内卡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和羊棘球蚴(包虫)EG95蛋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二类新兽药数量较2022年也下降较多,只有13个。

从产品用途来看,检测类产品继续放量,尤其集中在一类和二类新兽药中,填补了一项项空白。据新猪派统计,集团化动保企业布局日益成熟,已经形成化药、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的专门化分工,形成涵盖动保行业功能性产业矩阵,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其中北京生泰尔及其控股子公司脱颖而出,以7家子公司共申报9个新兽药产品,登顶2023年集团公司申报新兽药总数第一名。

 

一类和二类新药集中在检测技术
环境消杀产品有创新
据新猪派统计,最近十年,农业农村部共审批新兽药752个,从2013年的49个,到2023年的76个,增长55%。2021年-2023年每年都保持在75个以上的较高数量。无论是证书类别,还是从靶向动物和用途分类来看,都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不断开拓新领域。

2023年申报新兽药数量TOP10企业:生泰尔9、中牧8、瑞普7、齐鲁7、普莱柯6...

2023年批准一类新兽药仅2个,分类是猪塞内卡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条和羊棘球蚴(包虫)EG95蛋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二类新兽药13个,其中就有4个检测试剂。从产品用途来看,检测类产品继续放量,尤其集中在一类和二类新兽药中,填补了一项项空白。

2023年申报新兽药数量TOP10企业:生泰尔9、中牧8、瑞普7、齐鲁7、普莱柯6...

2022年曾批准31个二类新兽药创历史新高,然而2023年二类新兽药数量再次回归10+,表明行业经过短暂爆发期后,重新进入积累期,新兽药的研发至少3-5年时间,当前获得批文的新兽药立项时间基本对应非瘟前后,因此在种类上也体现了新时期防疫的新需求。

2023年申报新兽药数量TOP10企业:生泰尔9、中牧8、瑞普7、齐鲁7、普莱柯6...

非瘟对猪场威胁依旧,生物安全体系升级的同时,对环境消杀产品重新引起重视,2023年申报的新兽药中,环境控制类消杀产品有所增长,不乏涌现出二类和三类新兽药的创新产品。

 

新药研发多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
犬猫新药占比29%首次超过猪用
据新猪派统计,疫苗产品依然是主要新药方向,2023年疫苗产品占比36%;检测类和激素类占比稍有下降,分别占比14%和4%;由于宠物外用药和中药剂的数量有所增长,体外用药占比13%,包括耳用滴剂、皮肤用药及驱虫滴剂等,中药占比回升至12%。

2023年申报新兽药数量TOP10企业:生泰尔9、中牧8、瑞普7、齐鲁7、普莱柯6...

2023年共批准猪用新兽药22个,占比28%,而犬猫用药23个占比29%,首次超过猪用产品。
最近几年,从靶向动物来看,交叉用药逐年减少,各品种动物专用药发展欣欣向荣,犬猫用药呈现功能更加细化,专业领域用药不断拓展,比如麻醉类、阵痛类、针对皮肤病和眼病的治疗用药等;而动物种类也不断创新,水貂、兔、鱼等经济动物专用药和检测试剂也得到突破进展。兽药研发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不断开拓新领域。

2023年申报新兽药数量TOP10企业:生泰尔9、中牧8、瑞普7、齐鲁7、普莱柯6...

 

集团化动保企业成研发主力
生泰尔9个新药数量第一
据新猪派统计,集团化动保企业布局日益成熟,已经形成化药、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的专门化分工,形成涵盖动保行业功能性产业矩阵,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其中北京生泰尔及其控股子公司,以7家子公司共申报9个新兽药产品,登顶2023年集团公司申报新兽药总数第一名。中牧股份以8个新兽药产品位列第二,瑞普生物和齐鲁制药并列第三,其中青岛易邦以一家母公司申报4个新兽药跻身前10,研发实力不容小觑。

2023年申报新兽药数量TOP10企业:生泰尔9、中牧8、瑞普7、齐鲁7、普莱柯6...

从生泰尔申报的新药产品来看,主要围绕两个特点,一个是依托生泰尔公司在中兽药上传统优势项目,二是聚焦宠物用中兽药,生泰尔通过爱宠族和爱迪森系列公司承载宠物新药的研发和推广,而华夏兴洋则持续聚焦大动物生物制品。集团控股各动保公司形成产品矩阵,多点突围。
而普莱柯则是以5个公司或平台,分别承载动物检测技术、大动物生物制品和化药,不同用途新药的专业化分点运作,2023年共申报6个新兽药,其中就包括一项一类新兽药和多项二类新兽药,是兽药创新平台生力军。
最近几年,企业自主研发的新兽药不断增加,从202237项增加到202345项,而企业与科研单位、高校联合申报的新药从202241项下降到202331项。2023年除了中国农业大学依然保持6个新药的高频输出,其他科研单位及高校申报新药数量都不超过2个。表明科研院所与高校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由主导转向相互补充。

本文由新猪派MX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4/585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新猪派MX的头像新猪派MX编辑部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