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8元成本!调结构、强管理、升模式温氏三管齐下协同降本
近期,温氏股份发布了2023年6月生猪销售简报,2023年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1179万头,同比增幅达47%。
不同于其他猪企,温氏股份的“逆势增量”,更多的目的在于提升产能利用率,以期实现生产成本的下降。据新猪派测算,温氏股份今年全年的生猪销量如果能够如愿达到2600万头,将不仅创下公司历史新高,其产能利用率也将达到56.5%,创下近五年的最高值。
截至2023年4月,温氏股份的养猪综合成本为8.4元/斤,与2021年第一季度的15元/斤差距颇大。
2023年目标全年成本降至8元/斤以下
2017年至今,温氏股份的养猪成本经历了一次“过山车”般的变化:2017年为6元/斤;2021年第一季度由于高价外购仔猪,达到峰值15元/斤;实施降本措施后,其成本很快在2021年第四季度降至8元/斤。

当前,温氏股份的养猪成本在行业中位居中上游水平,其目标今年全年的综合成本降至8元/斤以下。据悉,在降本方面,温氏股份主要有四个着力点:
一是降低猪苗生产成本。2023年5月其猪苗生产成本已经降至380元/头。

二是提升配种分娩率、窝均健仔数、上市率等生产指标水平。温氏认为,当达到一定上市量的时候,有效降本的根本在于提高生产成绩,其目标肉猪上市率≥92%、料肉比≤2.60、上市重>245斤。
三是提升出栏量和产能利用率,降低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等。温氏股份在产能利用率上仍有较大成长空间,2022年已有猪场竣工产能约4600万头,而当年出栏生猪1791万头,产能利用率仅为38.9%,预计将在今年提升至56.5%。
四是通过踏准采购节奏和利用集采优势,控制好饲料原料采购成本。
2021年第四季度温氏股份的成本降至8元/斤,较2021年第一季度降幅达7元/斤。这主要得益于是温氏股份在生产和管理所作出的重大调整,主要如下:
养猪由四个事业部组成
自2020年以来,温氏对于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大幅调整。其养猪板块目前由猪业一部、猪业二部、猪业三部、中芯种业四个事业部组成,以猪业一部、猪业二部、猪业三部分别负责南部、东中部、西北部,形成三大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中芯种业是专业化猪育种科技公司,年供种能力超过40万头/年。
如此划分养猪事业部,既有利于推进温氏股份养殖业务的精细化管理,亦促进各事业部之间的良性竞争。

据企业公告披露,温氏股份认为,确保非瘟防控成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支撑。其云南养猪公司在非瘟防控方面的成绩突出,2021年9月较为优秀的云南养猪公司的成本为7.8元/斤。
温氏股份聘任原云南分公司总经理陈小坚和原秦晋分公司总经理欧阳建华,分别担任担任猪业一部、猪业二部总裁,有助于将云南养猪公司优秀的非瘟防控经验快速在内部进行复制。目前,温氏股份在非瘟防控上已全面采用“云南防非模式”。
该模式利用生物安全理念隔离、防范非瘟病毒感染猪只,执行严密的生物安全体系。一般公司人员从外部进入猪场需要经过3道安全防线采样,检测2次,洗4-5次澡,隔离2-3次,每次隔离时间12小时以上,车辆和物资进入猪场均需要经过3道安全防线。
推进“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模式
在养猪业务上,“温氏模式”指的是养猪的经营模式。温氏股份依靠“公司+农户”模式快速实现了养猪在全国的布局,随后又逐步推动模式向“公司+家庭农场”、“公司+养殖小区+农户”、“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方向进行升级迭代。
相比“公司+农户”,“公司+养殖小区”模式可以将分散的农户进行集中统筹,有利统一标准化管理环境保护、生物防控等方面。养殖小区可由温氏股份自行统一标准建设,配置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提高养殖人均效能,进而降低养殖成本。温氏股份曾披露,该模式可比“公司+农户”模式平均约节省成本75-100元/头。
温氏股份计划,在未来新增养殖的资源中,以他建方式(养殖小区、家庭农场)为主,约占 2/3;公司自建(养殖小区)为辅,约占1/3。两种方式互补来补充养殖资源。

温氏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意图
“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则是温氏股份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模式。该模式追求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和分销等功能集聚联合发展,形成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等于一体的产业链。
相比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该模式合作的农户养殖规模更大,初步规划按照年产优质生猪50万-100万头的规模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建设的资金来源也更为丰富,温氏股份可以与外部第三方企业或专业机构、政府或其控股平台,开展投资、建设和运营等层面的合作,实现相对化轻资产运营。
全面提高养殖和管理效率
硬件上,温氏股份注重老旧的猪场产能的转型升级,从传统的手工养殖逐渐过渡到机械化、自动化的养殖,最终过渡到数字化的养殖。
从2016年开始,温氏的第三代种猪场(高效猪场)已经投入使用,配备自动控制+机械通风,机械饲喂、机械通风模式,达到机械化饲养目的,人均效率达到100-120头/人,较第二代提升了一倍多。

软件上,温氏股份充分利用股票激励等手段,调动员工和干部积极性,齐心合力,达成业绩考核目标。例如,温氏股份今年推出的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是其历次股票激励中激励对象最多的一次,超过4000人。
同时,温氏股份亦对人员效能进行优化调整。据企业公告,2021年末温氏股份在职员工人数较2020年末减少了8844人。
新猪派精选阅读:
2亿以上进TOP20:普莱柯、国药、佑本、南农高科、正业等6家逆势增长,国产疫苗量价齐跌,价格战还能打多久?
双胞胎500万,海大150万,力源60万,三巨头计划采购猪苗710万头,仔猪市场巨头博弈战【大北农特约·数说猪业】
规划6000万头占8.5%!16省24家养猪“国家队”三种发展模式各有哪些特点?【大北农特约·数说猪业】
牧原母猪298万头、温氏超145万、新希望85万…母猪增量,你敢和巨头赌行情吗?
1.36亿吨!2022年全国猪料产量再创新高,力源集团饲料销量突破千万吨…
TOP20猪企出栏排行榜:牧原6120万头“霸榜”,正大、桂垦翻倍,正邦暴跌43%
下降2%!TOP20猪企一季度能繁母猪930万头:双胞胎50、华统13、桂垦12、京基智农11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新猪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