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鸡蛋生产国和消费国,鸡蛋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6%左右,蛋鸡产业是保证城乡居民“菜篮子”安全稳定供给的重要民生产业。发展蛋鸡立体养殖,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增强鸡蛋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蛋鸡立体养殖是指具有一定蛋鸡饲养规模、采用立体生产系统的设施养殖模式(4-12层叠层笼养),与传统平养、阶梯笼养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单位面积饲养量大,每平方米饲养30-90只,节约土地面积可达30%以上,单位面积产出效率提高2倍以上;劳动效率高,人均蛋鸡饲养量可达3-5万只,单栋饲养量可达5-20万只,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以上;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密闭式设施养殖,蛋鸡舍内环境可控,能够实现自动饲喂、清粪、集蛋等饲养流程。为加快蛋鸡立体养殖模式推广应用,现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供行业参考。
一、养殖工艺
(一)规模
蛋鸡立体养殖宜采用4层或4层以上叠层笼养(表1),单位面积饲养量≥30只/m2,单栋饲养量5万只以上,每平方米年产蛋量可达0.48吨。
表1 主要饲养工艺及生产性能
主要饲养工艺 | 单位饲养量
(只/m2) | 单栋饲养量
(万只) | 单位年产蛋量
(吨/m2) |
阶梯笼养 | 12-18 | 2-3 | 0.20-0.30 |
4-8层叠层笼养 | 30-60 | 5-10 | 0.48-0.96 |
10-12层叠层笼养 | 75-90 | 12.5-20 | 1.20-1.44 |
(二)笼具
图1 叠层笼养笼具
蛋鸡立体养殖笼具(图1)笼网和笼架应采用热浸锌或镀镁铝锌合金材料,设备故障率较阶梯笼养降低10%,设备使用寿命延长5-6年。
(三)转群
饲养过程宜采用两阶段养殖工艺:1-9周龄(第一阶段,育雏育成前期)在育雏育成舍的育雏育成笼中饲养,10周龄至淘汰(第二阶段,育成后期及产蛋期)在产蛋鸡舍的产蛋笼中饲养,各阶段饲养密度见表2。
表2 饲养密度
0-2周龄 | 3-9周龄 | 10周龄-淘汰 | |
饲养密度 | 40-50只/m2 | 20-25只/m2 | 450-540 cm2/只 |
二、品种与营养
(一)品种
宜采用国产或进口等高产品种,年产蛋量应达310-320枚/只,饲养周期应达500天以上。
(二)营养
应提供充足全价配合饲料,保障蛋鸡采食量需求和营养物质的摄入,满足蛋鸡生长发育及产蛋阶段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需要。宜采用玉米、豆粕减量替代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形成蛋鸡低蛋白日粮精准配制方案并应用精准饲养技术,达到节粮增效的目标,充分发挥高产品种产蛋多、饲料转化率高等遗传潜力。应保证鸡只充足饮水,饮水水质应达到标准《NY5027—2008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规定。
三、鸡舍建筑与饲养成套设备
蛋鸡立体养殖应保证鸡舍保温和密闭性能,实现全程自动化饲养。
(一)建筑
应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图2),建议采用单跨双坡型门式刚架结构,梁、柱等截面宜采用工字钢,檩条、墙梁为冷弯卷边C型钢,钢柱应沿建筑内墙外侧排布,并做贴面处理。
(二)保温
立体养殖蛋鸡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计鸡舍保温结构,冬季生产无需额外加热。以华北地区产蛋鸡舍为例,围护结构材料建议选用夹芯板,墙体厚度≥150 mm,屋面板厚≥200 mm,屋脊屋顶板缝隙≤50 mm,里外做双层脊瓦,拼接空隙应采用聚氨酯发泡胶做密封填充处理,内部做吊顶处理。保温板应采用卡扣拼接处理,保证鸡舍内部平整无凸出,防止外界空气通过拼接缝隙渗透。
图2 装配式鸡舍
(三)自动饲喂设备
应采用全自动机械化送料和饲喂系统,包括贮料塔、螺旋式输料机、喂料机、匀料器、料槽和笼具清扫等装备。料塔和中央输料线应带有称重系统,满足鸡舍每日自动送料、喂料需求。以单栋饲养量10万只为例,产蛋期蛋鸡采食量为100-109克/天×只鸡,饲喂系统应保证每天至少提供10吨饲料,料塔容量应满足鸡只2天的采食量。
喂料机通常包括料盘式、行车式和链条式等,建议采用行车喂料系统(图3)。笼具各层应设有料槽,行车沿料槽布置方向运行时各层出料口实现同时出料。
图3 行车喂料系统
(四)自动饮水设备
应采用乳头饮水线式自动饮水系统,包括饮水水管、饮水乳头、加药器、调压器、减压阀、反冲水线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图4)。鸡舍水线进水处应设置加药器、过滤器,实现饮水过滤和自动化饮水加药。育雏育成前期,各层靠近笼顶网和料槽一侧,应设有高度可调节饮水管线,各笼布置2-3个乳头饮水器,在乳头饮水器下方安装水杯;育成后期和产蛋期,在中间隔网与顶网之间安装饮水管线和“V”型水槽,防止饮水漏至清粪带上。饮水管线等应采用耐腐蚀塑料材质。各层水线应设置水压调压器,保证各层水线前端和尾端充足供水。
图4 自动饮水系统
(五)自动清粪设备
应采用传送带式清粪系统,包括纵向、横向、斜向清粪传送带、动力和控制系统(图5)。每层笼底均应配备传送带分层清理,由纵向传送带输送到鸡舍尾端,各层笼底传送带粪便经尾端刮板刮落后落入底部横向传送带,再经横向和斜向传送带输送至舍外,保证“粪不落地”,适当提高清粪频率,建议粪便日产日清。清粪传送带宜采用全新聚丙烯材料,具备防静电、抗老化、防跑偏功能。为避免鸡只接触清粪传送带粪便,应在每层笼上方设置顶网。
图5 自动清粪系统
(六)自动集蛋设备
应采用自动化集蛋系统,包括集蛋带、集蛋机、中央输蛋线、蛋库和鸡蛋分级包装机(图6)。集蛋过程应将各层鸡蛋自动传送到鸡笼头架,进而通过中央集蛋线将鸡蛋从鸡舍集中传送到蛋库进行后续包装。包装过程应采用鸡蛋分级包装机进行自动鸡蛋分级、装盘,鸡蛋分级包装机效率需根据场区实际生产情况进行配置,通常处理速度为3-18万枚/小时。蛋带应采用PP5以上级别的高韧性全新聚丙烯材料。
图6 自动集蛋系统
四、自动化环境控制
立体养殖应采用全密闭式鸡舍,通过鸡舍风机、湿帘、通风小窗和导流板等环控设备实现自动调控。
(一)高温气候环控模式
夏季应采用湿帘进风、山墙风机排风的通风降温模式,外界高温空气通过湿帘降温经导流板导流后进入鸡舍,保证舍内温度处于适宜范围。湿帘质量应符合标准《NY/T 1967-2010 纸质湿帘性能测试方法》。建议采用湿帘分级控制,防止开启湿帘后湿帘端温度骤降。
(二)寒冷气候环控模式
鸡舍采用依靠侧墙小窗进风、山墙风机排风的通风模式,根据鸡舍内部CO2浓度、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最小通风,以保障舍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CO2浓度、粉尘、NH3浓度)的同时减少舍内热量损失,最终满足寒冷气候不加温条件下鸡舍温度控制。应根据鸡舍笼具高度、顶棚高度等调整湿帘和侧墙小窗进风口导流板开启角度,保证入舍新风进入鸡舍顶部空间形成射流,使舍内外空气达到较好的混合效果,避免入舍新风直接吹向笼具内造成鸡群冷热应激。
(三)自动化控制装备
应实现以智能环控器为核心的环境全自动化调控(图7),依据鸡舍空间大小和笼具分布布置温湿度、风速、NH3、CO2等环境传感器,依据智能环控器分析舍内环境参数,自动调控侧墙小窗、导流板、风机和湿帘等环控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实现鸡舍内环境智能调控。对鸡舍不同位置的鸡群环境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调控,保证笼内风速能够达到0.5-1.5 m/s,整舍最大局部温差小于3℃,温度日波动小于3℃。
图7 鸡舍智能环控系统
五、数字化管控
蛋鸡立体养殖应具备智能化、信息化特点,实现鸡场数字化管控,提高养殖管理效率。
(一)机器人智能巡检
蛋鸡舍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实现鸡舍环境、鸡只状态无人化巡检,监测鸡舍不同位置各层笼具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有害气体浓度等环境数据,智能识别各层鸡只状态、定位死鸡分布点,并上传数据至蛋鸡养殖数字化平台,减少捡死鸡等高强度、低效率工作的人工投入。巡检定位精度应≤25 mm,巡检速度达1 m/s。
(二)物联网管控平台
鸡场宜建设物联网管控平台(图8),实现鸡舍不同来源数据的互联互通,能够实时预警多单位多鸡场管理、养殖异常现象、推送环控方案及汇总分析生产数据,远端实时显示鸡舍环境状况、鸡舍运行状态、鸡只健康水平等数据,辅助管理人员智能化决策。
图8 蛋鸡舍智能巡检机器人与数字平台
六、生物安全防控
蛋鸡设施立体养殖模式单栋饲养量大、养殖密度高,其规划应符合场区布局规范,同时应构建完整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以保障蛋鸡健康高效养殖。
(一)鸡场规划与布局
场区分区布局应遵从鸡舍按主导风向布置的原则(图9)。生活与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应根据蛋鸡场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布置,其占地面积标准应符合表3。
图9 鸡场规划
鸡舍应以单列平行排列为主,净污分区,鸡场采用整场全进全出工艺,或至少实施分区布局按区全进全出。鸡舍采用纵向通风,为防止排风粉尘在舍间交叉传播,排气风机应全部集中安装在处于场区下风向的鸡舍一端的山墙上,排风端山墙后需配置除尘间,并对舍内排出空气中的羽毛粉尘颗粒物等进行处理。
表3 养殖场占地及建筑面积 单位:平方米/每万只
饲养工艺
| 占地面积 | 总建筑面积 | 生产建筑面积 | 辅助生产建筑面积 | 公用配套建筑面积 | 生活管理建筑面积 |
6层叠 | 2000-2800 | 350-400 | 220-280 | 80-130 | 8-15 | 18-25 |
8层叠 | 1400-2500 | 250-350 | 200-250 | 20-30 | 5-10 | 10-20 |
(二)鸡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应根据养殖场区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防疫要求,形成规模化蛋鸡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图10),包括防控生物和非生物媒介。建立养殖场来往“人流、物流、车流”消毒技术与规范,做好防鼠、防鸟、防蝇虫等工作,切断外界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定期进行鸡舍内外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包括湿帘循环水净化消毒、带鸡空气消毒、设施设备(墙壁、地面、笼具、料槽等)表面清洁和鸡舍排出空气过滤与净化等,保障鸡舍及场区环境洁净卫生,净化舍内颗粒物和氨气平均去除率需≥70%,鸡舍排出空气颗粒物和氨气平均去除率需≥70%。
图10 蛋鸡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七、鸡粪贮存与无害化处理
蛋鸡设施养殖叠层笼养模式饲养量大、产生粪污集中,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工艺。
(一)鸡粪贮存
设置粪便贮存设施,总容积不低于场内1-2天所产生的粪便总量。贮存设施的结构具有防渗漏功能,不得污染地下水。贮存设施应配备防止降雨(水)进入的设施。
(二)鸡粪无害化处理
应采用好氧发酵工艺进行鸡场粪便无害化处理,无处理能力的应交由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处理,有条件的可利用风机排风热能对鸡粪直接风干处理。好氧堆肥流程需对鸡粪和秸秆、锯末、稻壳、谷壳、木屑等进行混合处理,并采用机械翻堆后发酵(图11 a),堆肥过程中应提供充足的氧气满足好氧微生物的活动,提供适当的碳氮比,堆肥温度控制在60-70℃,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建议采用聚四氟乙烯等材质覆盖膜密封料堆(图11 b)。
a好氧堆肥
b 膜覆盖式高温好氧发酵
图11 鸡粪无害化处理
本文由新禽况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3/5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