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规模化养殖水平显著提高,肉蛋奶供给得到了保障,但大量养殖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党的十九大期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2022年初,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2022年底,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以“高产、优质、经济、环保”为导向的现代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加快构建完备的化肥减量化法规政策、制度标准和工作机制,着力实现“一减三提”。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作为八个标志性战役之一,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农业大市的惠州,也先后出台了《惠州市2022年化肥减量增效项目》《2020年惠州市化肥使用量负增长技术实施方案》和《2020年惠州市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技术实施方案》《惠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等文件。
存在问题:
- 市内大部分的养殖企业对于粪污处理没有科学意识,普遍是开放式畜禽养殖舍,收集起来的粪便直接运走或者简单晒干后直接用于种植作物,因缺乏腐熟及有机质反而产生不了有利影响,导致种植户对畜禽粪便的使用产生错误认识。
- 市内大部分种植户科学施肥意识有待提高。绝大部分的种植户更偏向于见效快的化肥,且无养地意识,土壤养分得不到保持,多处马铃薯、稻谷等大面积种植土地出现土壤板结、病虫害较多、有机质含量不足等问题。
- 缺乏政策和资金扶持。由于畜禽粪污设备前期投入较大,生产出成品后还需要长达数年的宣传周期,加之当前种植户普遍是第二年收成后才付相关农资钱,对养殖企业的经济能力考量较大,希望相应的政策及资金落地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
解决方案:
一、严格养殖污染执法监督。各地对规模以下畜禽粪污处理不到位,造成粪污直排、环境污染的,应及时向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移交问题线索,依法打击各类养殖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配合生态环境执法大队加强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执法监管,强化监督性监测,防止发生养殖污染事件。
二、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组织开展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排查,指导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围绕生产沼气、沼肥、肥水、堆肥、沤肥、垫料、基质等以资源化利用为目的的处理方式,科学建设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提高设施装备配套和整体建设水平。也可定期组织养殖户去规模化企业学习。
三、加快推进种养结合。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的种养结合优势十分明显,实施种养结合是其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最有效方式。各地统筹考虑环境承载、种养传统等因素,加快推进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发展。支持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散养户发展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或与农林产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建立紧密型的种养结合绿色产业发展联盟,打通农牧循环通道。支持粮食、林果、茶叶、蔬菜等种植基地,按照种养匹配原则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推进养殖废弃物就地就近处理利用。
目前省内,华南农大与惠东“畜禽粪肥-冬种马铃薯”种养结合型生态农业模式,中山大学与两广“黑麦草-水稻”轮作模式,华南农大“水稻间套作养鸭、双季鸭稻冬种马铃薯系统、稻-萍-鸭共作系统等技术模式均较为成熟,可借鉴学习。
四、加大对种养户的培训力度。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与各县区职能部门、农技推广驿站、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等在组织种养户培训的时候,增加科学种养的比例,聘请华南农大、省农科院、仲恺农校的专家教授及我市有经验农村乡土专家、乡土人才、乡村工匠现身说法,传授现代化种养技术。
五、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各地协同推进养殖生产和环境保护,加大对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统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等项目资金,支持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完善、改造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
本文由新禽况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3/4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