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在2022品牌蛋高峰论坛上,国家蛋鸡产业体系蛋品加工研究室蛋品加工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金永国教授分享了他对《禽蛋食品和禽蛋加工的思考》:同蛋不同“命”,同蛋不同“价”,同蛋不同“味”,同蛋不同“样”。
国家蛋鸡产业体系蛋品加工研究室蛋品加工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 金永国
本次大会由积牧网主办,新禽况、农梓学校联合承办,瑞普生物、中成药业联合冠名,吸引了众多蛋鸡龙头企业代表和行业专家参与,以“聚品牌 赢未来”为主题,探讨蛋鸡产业的当下形势与未来发展。
禽蛋加工业发展向前推进,六大产品各具研究特色
我国是禽蛋生产大国,禽蛋产量自1985年开始就稳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禽蛋消费大国,2018年全国消费总量就达到了3118.04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位。
家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也推进了禽蛋加工业的发展,截止2018年,我国禽蛋加工总比例已经达到13%-15%,其中具有中华饮食文化典型特征的传统蛋制品快速增长,鸭蛋加工比例达到70%左右,占禽蛋总产量的10%-12%。
部分嘉宾合集
金永国教授介绍,目前我国禽蛋产品主要分为传统蛋制品、专用蛋制品、休闲蛋制品、功能性成分、副产物以及其他蛋制品六种,每类产品的研究内容各有差异:
传统蛋制品的常见种类有皮蛋、咸蛋、卤蛋等,其研究内容主要为传统工艺的规模化、机械化以及加工制品的品质提升。
而专用蛋制品为蛋粉、液蛋以及各种烹调用液体蛋终端产品,与传统蛋制品相比,该类产品的配套加工工艺相对完善,研究内容主要为品质提升和延伸产品的加工。
休闲蛋制品,又分为鸡蛋干类、蛋肠类、油炸蛋品类等,以丰富种类为出发点,该类型产品以新类型蛋制品的开发为主要研究内容。
功能性成分,常见有溶菌酶、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卵转铁蛋白等,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单一提取和联合提取,前者旨在提高提取率、纯度,后者则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
副产物常见产品有蛋壳有机钙制品、壳膜制品,研究内容主要为壳与膜的分离、有机钙的开发、壳膜多肽等产品的开发。
对行业的建议:多举措冲破发展瓶颈期
我国禽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的难题与考验,仍需打破产品类型单一的壁垒,并提高竞争力。例如鸭蛋加工制品虽历史悠久,但代表性产品仅有皮蛋、咸蛋等少数产品,且随着消费食品的竞争增加,其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
对此,金永国教授给行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尽快成为市级龙头企业,成为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进入国家统计范围。
政产学研紧密协作,突破鸡蛋加工技术瓶颈。在壳蛋高速高通量清洁除菌、裂纹声纳精准检测、智能分选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实现鸡蛋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打蛋损失率由10%-15%降低至5%以内,打分蛋的混溶率由3%降低至1%以内,蛋液贮藏保质期10天以上。
另外,探索以产品为重点,倒逼生产方式改进,进行禽蛋生产方式(畜禽养殖方式)的认证,或者福利养殖认证,以此改变消费者对禽蛋的误解和迷茫认知。
对企业的建议:在不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金永国教授认为当前禽蛋企业存在五大发展难题,并分享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国鸡蛋人均占有量近20kg,供过于求问题突出,可通过开发面条等大宗食品产品解决。
其次,随着食堂用餐越来越多,家庭消费蛋品数量逐步减少,对此,企业应根据消费习惯的转变,开发适合新型消费习惯的产品。
与会嘉宾认真听讲
产品价格低迷也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金永国教授提出,企业应积极参与“品牌强国”工程,宣传行业、企业与产品,扩大产品销售,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
禽蛋产业还存在新产品市场开拓难,类似产品“跟风”快问题,要丰富产品种类,不断推陈出新,保证“产品新鲜”。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禽蛋中仍有大量功能性成分未单独利用,这需要我们企业加强开发和推广。
金永国教授强调,尽管是同一颗鸡蛋,也会因为使用目的、销售渠道、加工方式等不同而出现差距,即:同蛋不同“命”,同蛋不同“价”,同蛋不同“味”,同蛋不同“样”,精品包装的品牌鸡蛋售价要比普通鸡蛋高得多。企业做禽蛋产品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本文由新猪派LWH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2/3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