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烈性传染病,根据病毒对禽的致病性不同,将其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规定的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的一类疫病,也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优先防治和《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2021—2025年)》持续加强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类动物疫病。
1959年H5亚型禽流感首发于英国苏格兰,1996年我国广东省家鹅群中首次分离到了H5N1型HPAI病毒。1997年中国香港报告首起人感染H5N1禽流感疫情,共有18人感染,其中6人死亡。2003年,中国香港再次出现2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并有1例死亡。从2003年到2015年,全球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844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其中449例死亡,死亡率高达53.2%。因此H5亚型HPAI的持续监测对于养禽业和人类健康尤为重要。
目前,HPAI主要包括H5和H7两种。据WOAH通报,2020年以来,波兰、印度、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乌克兰、南非、德国、丹麦、以色列、沙特、越南、保加利亚、美国、菲律宾、伊拉克、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韩国、日本等22国共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483起(野禽15起),主要以H5亚型为主,占95.03%,其中H5N1亚型25起(野禽9起)占5.2%,H5N6亚型51起占10.5%,H5N8亚型383起(野禽4起)占79.3%。目前,H5N6型逐渐取代H5N1型成为东亚地区H5亚型HPAI的优势亚型,H5N6是新型多源重配病毒,更是呈现持续进化的态势。
我国H5亚型HPAI病毒主要有H5N1、H5N6和H5N8三种亚型。据农业农村部《兽医公报》公布的中国家禽H5亚型HPAI监测数据显示,2013~2020年,农业农村部共检测全国家禽免疫血清样品22890554份,平均免疫合格率为92.78%(表1)。2013~2020年,农业农村部共检测全国家禽病原学样品3828040份,检出阳性样品533份,平均病原阳性率为0.0139%(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家禽病原阳性率在2014年达到第一个高峰后回落,2016~2018年家禽病原阳性率近乎为0,然而2019年家禽H5亚型禽流感病原阳性率剧烈上升,并接近往年最高水平,这可能是因为病毒持续进化变异,使流行毒株与疫苗株抗原存在差异所致。此外,美国农业部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可能是从该地区家禽中一株低致病性毒株突变而来,可见世界范围内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为此,2004年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建立了禽流感基因工程灭活疫苗研发平台。针对近期全球流行的H5N8和H5N1病毒的基因特点,参考实验室创制了新型H5/H7三价灭活疫苗。动物试验研究证明,这种新型H5/H7三价疫苗对鸡、鸭、鹅均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可以对目前全球流行的H5N1、H5N8和在我国局部存在的H5N6、H7N9病毒均提供坚实的保护。
同时,我国持续加强禽流感免疫接种政策,特别是在2016年增加了Re-8株疫苗后,2016~2018年H5亚型HPAI分布范围缩小,只有个别省份散发。但需要警惕的是,在2019年H5流行毒株发生变异的情况下,H5亚型HPAI疫情又出现反弹趋势。2019年家禽H5亚型HPAI病原阳性率上升至0.0539%,高于历年水平,辽宁、湖北、湖南以及西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7省市均检出病原阳性样品。
为应对新的变异病毒,根据《2019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规定,我国于2019年将H5亚型HPAI防控使用的疫苗由Re-8株更换为Re-11株+Re-12株。接种新的疫苗后,2020年家禽免疫水平升高,疫区分布减少,仅湖南省邵阳市检出阳性样品1份。
禽流感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为家禽养殖和兽医服务机构实施禽流感免疫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应加强对野生鸟类特别是候鸟迁徙路线的监测,重点加强中国南方,尤其是历年H5亚型HPAI高发省份的禽流感病原学监测,同时选择当地流行且抗原谱广的毒株作疫苗株,做好免疫接种并根据抗体监测的结果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全面做好禽病防控工作。
本篇文章来源于 国际畜牧网
本文由新禽况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2/3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