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市场脱胎于现货市场,同时又为传统现货市场发展变革提供新观念,注入新活力。紧密联系生猪期货和现货市场,提高两个市场关联度,是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途径。
生猪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国养猪业的产量和猪肉消费量居世界之首。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发生以来,生猪产业头部企业如牧原、温氏、新希望等这些资本市场运营能力较强者得到快速扩张,并在生产、屠宰、产业科技、数字化应用、原料大宗商品交易等不同领域,加大了产业布局和成果应用。
相反市场中小散养殖户在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猪周期下行的多重压力下,因资金能力弱、养殖理念落后等因素被加速淘汰。非洲猪瘟发生前,全国生猪养殖排名前20的企业产量占行业总产量不足10%,中小散养殖群体生猪出栏量占据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90%多;而目前,全国生猪养殖排名前20的企业产量在行业总产量中的占比扩大到20%(截至2021年年底)。
生猪产业头部企业从种源、研发能力、金融工具应用、管理、资源获取等各环节,比中小散养殖群体更具竞争优势和市场抗风险能力。伴随养殖端规模化企业占比扩大,从产业上游饲料、原料端,到中游养殖端,再到下游屠宰加工和食品端,整个链条都在发生新变化。
在此基础上,生猪产业头部企业经过此轮“跑马圈地”后,会形成较为稳定的局面。据笔者所做市场调研,在生猪销售环节,结算体系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现场交易,猪经纪人或屠宰企业厂家人员到养殖企业收购,按协商好的斤价,称重后现场结算;第二种是养殖企业自己组织运力把猪送到屠宰企业宰杀,按屠宰企业给出的出肉率进行结算,具有一定的结算时间延迟。两种线下交易形式在生猪贸易、价格协商、物流运输、出肉率计价方面,都有弹性空间且公开透明度受限,多环节可滋生贪腐行为。交易中产生的矛盾也很难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解决途径和结果。养殖户因信息接受渠道有限,出售的价格也没有一个衡量标准,无法判断是否最高售价,买卖双方很难形成信任关系和忠诚度。
在养殖生产环节,除部分头部企业,一般养殖场很难获得低成本的金融支持。多数企业生产资金来源,基本都是通过个人信用主体贷款、亲朋好友自筹、生产资料赊销等渠道。因建设猪场的土地在农村是租赁的,厂房猪舍等生产设备基本不具备变现能力,生猪又是活体,对金融机构来讲风险管控难度大,导致融资难、成本高。
期货交易平台在生猪产业大显身手
2021年1月8日,生猪期货在大商所上市交易,开创了中国第一个活体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历史。
期货市场主要的作用是价格发现、对冲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价格风险。现在,许多头部生产企业应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或套利,例如养殖企业在当下6月预测9月的价格,在没有参与期货交易之前都是根据以往年头同期销售的价格作为参考预估,部分企业也会做每年价格统计数据以进行价格分析。但未来行情受政策、疫情、原料价格、物流、全国各地区价格差异等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没人能说清几个月后价格到底是多少。期货就是解决未来采购,或者生产成本的问题。期货盘面价格的形成是各方交易者对未来价格的一种成交认可,养殖企业根据期货盘面价格,就能参考自身的生产数据和盈利规划,选择在盘面买入或者卖出与自己企业生产计划相匹配的合约;选择在交割期前,在盘面卖出合约或到期实物交割,提前锁定生产利润,规避不可预测的风险。生猪生产的原料如玉米、豆粕、豆油,都有成熟的期货合约,也同样可应用期货锁定生产成本。
在此,也要提醒参与期货市场的产业客户,应结合自身企业的产能,应用期货作为避险或套利的工具,勿忘初心,敬畏市场,不可走向投机,不然,市场会给你很痛的教训。
生猪现货交易平台的作用有待完善
相比期货的标准化,现货交易平台最大的优势是能够个性化设置行业交易规则,满足即时贸易的需求。线上交易平台较传统交易市场更加公开、透明、公平、高效。现货交易平台的核心功能是制定各环节的规则、透明的交易机制,供市场产业各方公平、公开地参与。现货交易平台系信息采集发布平台、交易资金结算平台、仓储物流平台、供应链平台、交易数据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大集成,打破传统交易环节中的信息、交易不透明,避免交易环节中产生的人力、财力、资源浪费等;规避市场规则不统一、标准乱、权益保障难等传统交易环节中的弊病;建立统一、高效、公开、透明的交易市场不但能给产业各环节降本增效,在交易平台独立、权威的第三方数据应用,也更易被专业金融领域采信认可。数据应用在行业供应链可提质增效;应用在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交易等场景可赋能产业客户,对产业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的中小企业作用更为突出。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生猪产业链中现有两类现货交易平台有待完善,其一是原料玉米现货交易平台。
在生猪生产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原料——玉米现货交易中,有国家级现货交易平台、地方粮食系统交易平台,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现阶段玉米现货交易平台的交易模式基本以挂牌竞价交易模式为主,部分交易平台在交易的基础上增加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服务;也有地方交易平台参与了基差交易,用基差的方式签订贸易合同,在合同交货前,在大商所玉米期货某一合约进行点价来确定交易价格。
其二是生猪现货交易平台。这类交易市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生产企业自有平台,属于企业针对种猪、仔猪、母猪、育肥猪不同阶段的交易需求,自动生成面向市场的企业自建体系。此类平台自带排他“基因”,在自身企业生态圈内可发挥一定平台作用,但很难保证其公平性,量级相近的同行大多不愿参与,主要原因是担忧存在资源和信息的竞争。另一类属于持牌交易平台,有国家级批文或地方政府批文。据了解,目前此类交易平台在重庆有一家较为活跃,但其主要方向在产业大数据上。山东也在5月刚上线一家,但业务处于起步阶段。肉类交易方面,基本以屠宰企业自建网络体系为主,还处在较为传统的区域网络渠道,和线下协议交易作为主要交易和市场流通方式。现有持牌含肉类交易权限的交易平台,基本没有展业。
产业发展至当下,急需由政府主导、产业龙头参与建设、产业各方共同参与交易的现货交易平台。政府提供公信力背书和监管,产业龙头企业自带基础流量,应用交易所功能实现产业升级,解决生产、流通中的部分问题。例如,养殖过程通过交易平台采购符合自身需求、不同阶段标准质量有保障的原料;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通过企业交易数据,或形成可流通的仓单,交易平台协同供应链金融赋能;销售环节打破售卖价格盲点,节省经纪人费用,获取更多服务信息。生猪交易环节,通过交易平台的信息功能和破圈效应,相较传统的采购模式会降本增效、扩大渠道,产品质量标准统一,相对应猪肉品质更有保证。交易平台与交易平台之间也可资源互补,信息互通,交易互联,在各区域相互协同优势互补。现货交易平台与期货交易平台场外市场也可实现期现联动、业务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服务生猪产业。
本文由新猪派LSJ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2/3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