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沙门氏菌防控一直非常重视,在相关的食品安全规定中,对沙门氏菌都有着严格的限量要求,但鲜鸡蛋领域却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据了解,现行标准仅对鸡蛋的农兽药残留、金属残留等检测进行了规定,对于沙门氏菌却没有明确列明要求。
但国内蛋品消费对安全的需求促使部分蛋品企业走在前列,生食鸡蛋品牌黄天鹅于2021年主导发起建立《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这一举措得到许多行业专家认可,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杨严俊称,“可生食鸡蛋”是一个标准,它意味着高技术含量和一整套严苛的生产体系,是对鲜鸡蛋食用卫生和安全的更高标准。
此前,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蛋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农大食品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美湖教授在谈及这一标准时就特别表示:“《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科学完善,远高于目前的国标要求,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标准不仅对可生食鸡蛋这一高品质鸡蛋品类进行了准确定义,为整个行业生产的规范提供了标准,更符合目前蛋品消费升级的市场大趋势。”
要做到保障鸡蛋安全并不容易,从种源开始,到饲料、孵化、养殖、鸡舍环境、人员流动、产蛋、包装、运输等等都需要杜绝病菌的侵入。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做得十分完备,成功做到产品不带菌,但是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终端销售过程中鸡蛋的病菌控制。在这个方面,黄天鹅采取由企业个体采购冰柜的形式,提供给卖场以进行可生食鸡蛋的低温保存,以保证全链条的鸡蛋品质与安全性。这个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学习,但前提是蛋企已经建立了全产业链安全保障措施。
《可生食标准》之所以能够得到专家的肯定,是因为它符合国家对食品安全的严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就特别指出,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必须深化改革创新,遵循“最严”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
从这一点来看,《可生食鸡蛋》团体标准建立了目前国内蛋品行业最严格的行业标准,同时从全产业链严格把控沙门氏菌、确保了蛋品安全。
对此,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副理事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庆教授就表示:“团体标准最大的价值在于把可生食鸡蛋的内涵定义下来,成为整个行业生产的规范,需要通过共同努力让标准在更大范围落地运用,从而带动蛋品行业的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经济网、新禽况整理
本文由新禽况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2/2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