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各位粉丝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们【合作共赢,扬翔同行者】栏目的第六期,在本期栏目中我们将带领大家一同走近211研究生返乡养猪,猪苗供不应求的故事,化鼓舞为动力~
﹀
﹀
﹀
“不好好读书,就回家养猪”,曾是不少家长口中的经典劝学句式。 但在韦老板看来,人生有两条路,追梦和回家,现在能回到家乡追求他的“养猪梦”,“两路合一”,岂不美哉。
△韦老板严密封闭式的猪场外围 家人对他寄予的殷切期待,也让韦老板更加坚定了扎根乡土养好猪的信心和决心。于是,从广西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韦老板便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从事农牧行业。 特别是,在各行各业都在提质增效的发展背景下,生猪养殖业被加载了“现代化因子”,“好好读书,回家养猪,建设家乡”也在韦老板的一步步努力下成为现实。 2011年,韦老板便开始在老家自繁自养100多头母猪。 后来,随着自身养殖经验的积累,2019年,想要把猪场往更大更专业化方向发展的韦老板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关掉老场,在上林县的高岭林场按最高防非标准新建可以容纳2000头母猪的规模猪场。2020年,第一期场舍正式投产进猪。 这在当时FW肆虐全国的严峻时期,韦老板此举看似大胆冒险,实则是为之后猪场的安全化、规模化和专业化运作奠定了基础。 △韦老板猪场外围的人员消毒通道 “按照正常的发展,我是要把一、二期都投产完,存栏达到2000头母猪的规模。但现在整个行业仍处于低谷期,保险起见,我就紧急刹车了。”韦老板表示,当前猪场仅第一期场舍正式投产进猪,母猪存栏在600头左右。 △韦老板热情介绍猪场情况 尽管如此,作为有着养猪情结的专业养殖户,韦老板始终看好养猪这个行业。“我是科班出身的,从事养猪这个行业是想发挥专业的优势,提升家乡的养猪水平。”
△韦老板接受采访 怎么坚持养好猪、怎么把养猪这项事业在当地做强、做大下去,韦老板始终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他返乡养猪、建设家乡的“蓝图”。 而从2011年养猪至今,韦老板也是经历了许多波折。“养猪这几年,享受过猪价的红利,也经历过猪价很低迷的时期。”但好在,韦老板的猪场都挺过来了,并有信心继续把猪场做大做强。 他认为,猪价低迷的时候,正是考验一个老板的定力和魄力,也是发挥专业水平的时候。 △韦老板猪场内部 韦老板回忆道,猪价从去年6月份开始就一落千丈,到9月份更是跌得厉害,“当时我对整个行情和能繁母猪存栏量作综合判断后,认为猪价在短期内很难有回转,所以我就狠下心做了两个决定。” 一是淘汰窝产仔在10头以下的低产能母猪,当地养殖户大多仅淘汰窝产仔在7头以下的低产能母猪;二是全部淘汰原来自留的后备母猪,足见韦老板“断臂求生”的勇气。 现在,韦老板每个月都会淘汰掉一些低产能母猪,“这个时候,作为老板就要狠下心来,毕竟低产能母猪是耗成本的。而我们就是要把成本降下去,降本增效嘛。” 除了适时的淘汰低产能母猪,科班出身的韦老板还十分认可“种”好了,猪群就好的观点。 △韦老板猪场引进的优质种母猪 在种猪的选择上,韦老板偏重于综合遗传性能比较优质的品系。在经过综合的对比后,他最终选择从扬翔公司引进种猪。“我现在还清楚记得从扬翔公司引进第一批种猪的时间——2020年8月4日。到2021年的3月份,我又引进一批种猪。” 今年年初,韦老板还想从扬翔公司新引进一批优质种猪,但奈何那段时间行业低迷,韦老板暂时就没敢出手。“但我们还是有这个信心,把合作继续进行下去的!” 韦老板就谈到,现在猪场实行批次化生产管理,从每一批次的生产数据报表分析来看,母猪发情率能达到93%-95%,窝均产健仔数最高能有15.2头,且猪苗的长势和体况好。 △韦老板猪场活泼健壮的仔猪 “跟我买过一次猪苗的养殖户,基本回头订购的意愿都是很强烈的,现在我的猪苗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咯!”韦老板开心地表示。 虽然韦老板自2020年才正式从扬翔公司引进种猪,但韦老板和扬翔公司的合作故事从2012年就开始,至今已是第十个年头。 △韦老板猪场的料塔 他回忆道,最初主要是使用扬翔的饲料,从育肥料、母猪料到教槽料,他都有用过,“后面用料多了,扬翔公司为我提供全系列的配套服务,我也就慢慢接触、了解到扬翔公司的其它优势产品,比如猪精和种猪。” 韦老板坦言,这正是扬翔公司和其他公司所不同的地方,不仅有实力,还够认真、负责,而跟其他公司合作就较难得到这么专业的全系列配套服务。“所以,现在从饲料到秀博猪精到种猪,我们都有合作。” 【END】 十年来,每一次合作都是韦老板在精心考量下做出的选择,“优质的种猪和猪精,让我的母猪发情率高,产健仔数多,当地客户跟我回订猪苗的意愿都很强烈!” 下一步,韦老板表示要更好地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同时利用好扬翔公司的优势资源,将自家猪场打造成当地的优质种苗供应基地,以优质种苗服务好周边养殖户的生产需求,更好地服务家乡、建设家乡!
本篇文章来源于%扬翔股份 %
本文由新猪派LSJ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2/2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