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反复,在防疫严控的大背景下,多地倡导就地过年,合肥还给出了1000元就地过年的“大红包”。就地过年,减少流动,宅经济又兴起,社区团购的余温还没散去,资本又盯上了预制菜的渗透潜力。
预制菜反弹大涨8%
同庆楼、味知香涨停
市场连跌几日,而率先扛旗反弹大旗的正是预制菜。预制菜板块整体大涨8%,板块能掀起涨停潮,其中得利斯一字涨停,同庆楼、味知香涨停,国联水产更是20CM长阳拔起。
据统计,目前A股与预制菜相关的上市公司共有19家,其中有专门的预制菜企业,也有大型餐饮企业、食品供应链企业涉足到预制菜。
预制菜,其实就是半成品菜,工厂前段提前搭配做好菜式,然后包装冷藏,再到消费者购买后简单加热即可食用。
目前,预制菜同时在B端和C端得到快速发展。在B端市场上,预制菜可有效降低餐饮企业房租、原材料、人工等成本,同时保障了连锁餐饮出品的一致性,运营效率较高;C端市场上,预制菜性价比高、口感好,有效降低消费者的做菜负担,提升生活品质。
山西证券表示,我国居民家庭越来越依赖食物工业化生产和社会化供应。预制菜简化繁琐买菜、洗菜、切菜、烹制步骤,融合品质、营养和口感,迎合快节奏生活下年轻消费群体生活方式。
2021年中国预制菜空间规模预计达到3400亿元,同比增长18%。未来3-5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
水产巨头募资10亿加码预制菜
此外,1月3日,国联水产晚间公告,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公告披露,公司此次定增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2亿元用于子公司广东国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厨房项目,拟5亿元用于子公司国联(益阳)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拟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国联水产表示,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海洋食品企业,是国内少数具备全球采购精深加工、食品研发于一体的海洋食品企业,产品结构逐步向以预制菜品为主的餐饮食材和海洋食品转型。公司预制菜品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相对整个市场需求而言,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将充分利用在水产行业积累的经验和优势,主动把握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募投项目的建设扩大预制菜品的产能规模,提高水产预制菜品的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募投项目的建设,一方面顺应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扩大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公司全球供应链和研发优势,实现产品战略升级,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强化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昨日公告称,公司与上海盒马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共同携手,在水产预制菜品开发与市场推广、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园区、联合品牌合作及消费动态共享等领域开展合作。公告还指出,双方的深度合作,将共同探索水产食品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推动水产食品深加工产业的升级,能够帮助优质的水产品及水产预制菜品实现市场扩张,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公司此次募投项目建设达产后,国美水产中央厨房建设项目将新增年产能4000吨虾饺、10000吨烤鱼、4000吨虾滑、1000吨酸菜鱼、2500吨米面类海洋食品和2500吨油炸类水产品;国联(益阳)食品有限公司项目将新增年产能1.53万吨小龙虾和2.97万吨鱼类深加工产品。
预制菜再次迎来风口
万亿大赛道还需业绩证明
对于一字涨停的得利斯,公司以生猪屠宰、肉制品深加工、速冻调理产品加工、牛肉系列产品精细加工为主业。
在昨日调研信息表示,公司预制菜产能并未充分释放,随着风口扩大、B端客户资源壮大,预制菜营收有望翻倍。
公司表示,目前公司的预制菜业务在B端与C端的业务占比为7:3。2020年狭义的预制菜体量(剔除低温肉制品类)4亿多,2021年营收增长较快,预计2022年预制菜营收规模约12亿元。
此外,预制菜在风口上,多家食品类公司都表示已涉及预制菜业务。
毫无疑问,受疫情严控、就地过年的影响,包括医疗、消费行业中的预制菜又再一次迎来风口。
但事实上,有机构认为,预制菜在国外市场已非常成熟,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已有较高接受度。我国预制菜起步较晚,但也初具规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我国餐饮业收入同比下降16.6%,减少至3.95万亿元。其中,预制菜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大概在210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还将以20%左右的复合增速增长,到2025年达到6000亿元,或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但行业目前仍然存在销售区域小、地域特征明显、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低、规模以上企业较少等问题。未来随着集中度提升,具有供应链优势、品牌效应等的优质公司可能会提前跑出来。
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市场避高就低,稍微有增长性的预制菜赛道就被嗅觉灵敏的资金抢先攻占。短期来看,在业绩空窗期,这些小而美的赛道就成为资金追逐的香饽饽,但是否是机构所言的万亿大赛道,能否走出趋势大行情,光靠想还不够,还得拿出业绩来证明。
本文由新猪派THH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2/1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