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了!猪价巨幅波动早上7.5晚上9元

活久见!早上7.5晚上9元!猪价巨幅波动让人目瞪口呆!四大原因揭秘…‖奇舒农牧特约·周一见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李宗林

一天波动幅度超1元/斤、滞销压栏变惜售“缺猪”……这种景象即便在猪价持续高位的2019年也并未出现过,突然的反弹让沉浸在下跌市场的猪市一下燃起希望。“一大早七块五,临近傍晚已经能给到九块了!”有养猪户反映,养了十几年猪这种情况他也是第一次遇到。

回顾这次猪价波动,突然反弹的猪价让人兴奋之余却又泛起焦虑。有人认为这仅是昙花一现,而有不少养户更愿意去相信这是猪价复苏的开始,但截至6月28日,猪价再次出现下跌,让很多养户摸不着头脑,到底这波行情波动是何缘故呢
/近日猪价走势波动较大

四大因素导致上半年猪价暴跌,为猪价反弹埋下伏笔

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波行情从6月23日开始显露出反弹迹象,但在此前,猪价已持续下跌半年之久,在分析前,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此前暴跌的原因,或许能看出些许门道。

1、生猪产能的恢复。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表示,5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20个月环比增长,同比增长19.3%,相当于2017年末的98.4%。同时,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表示:原定的生猪生产恢复三年任务目标已经提前完成。生猪产能的恢复无疑是导致猪价下跌的核心原因。

2、牛猪存栏量激增。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在接受媒体时表示:猪价大跌关键在于存在大比例的持续深度压栏,直接改变了市场上的阶段性供需关系。随着夏季的到来,“牛猪”若继续压栏,会增加应激性死亡风险,养殖户被不断走低的猪价打击信心,开始不计成本抛售拉低了猪价。

根据新发地市场反馈,猪价之所以下跌,主要是大体型白条猪在上市的白条中比重较大,且该现象从春节前就开始了,虽然大体重白条猪在不断消化,但仍占有一定比重。

3、进口肉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1-4月份我国进口肉量高达150万吨,猪出栏量和猪肉进口持续增加、叠加商业冻品持续投放市场和鲜肉消费低迷,也是影响我国猪价的一大因素。

4、2020年猪价虚高。其实我们可以倒推,根据政府公告,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能繁母猪就处于恢复性的增长,在此逻辑上2020年生猪供应就应该有所恢复。

但是反观年底与年初的猪价,并没有出现显著跌幅,原因可能为大体重猪只压栏等因素。也就是说,从2020年猪价上并没有反馈出产能恢复的结果,所以推测当时的猪价还是处于偏高的位置,2021年猪价的下跌,可能是汇聚了2020年和2021年两年的下跌幅度。

图片

反弹是否有违市场规律?建议养户合理出栏

但即便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猪价竟然在短短五天内反弹2元/斤,这就存在着明显的供需矛盾,猪多了猪价更高?让人不禁质疑此番反弹是否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但其实就像弹簧一样,前期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后期的不合理,我们分析猪价出现波动原因可能存在这几点:

1、跌破成本线养殖户惜售。根据上半年猪价暴跌的原因我们可以意识到,上半年猪价其实“跌过头”了。当猪价已经跌破成本线后,养猪户尤其是二次育肥养殖户,心态也逐渐从急于抛售转变为抗价压栏,屠企收猪难度加剧后,只能通过提价来刺激养户卖猪满足市场需求。

2、大企业联合提价。有行业人士猜测,此次行情暴涨并不排除人为因素,不少人把上涨背后操盘手指向了集团猪企,当前如此低价出栏意即继续亏损,而集团猪企可以凭借高市场占有率,多家联手做到操控市场实现提价目的再逢高出栏。此外,持续的低价背后是全产业链亏损的事实,亏损难以承担背后市场开始炒作氛围,诸多因素共同炒高了这波行情。

3、牛猪被逐渐消化。当然除了人为操控市场因素外,大猪经历这波暴跌被消化了部分,加之猪价调低后对消费的提升也促进了猪价反弹。

4、官方收储提振信心。随着市场调控机制的出台,为了平稳猪价,国家发改委于6月28日发布公告,目前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准备收储工作,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提振。

图片

终端市场仍处疲态,反弹势头或难延续

无论这波反弹究竟为何,养猪人更为关心的还是这波反弹势头能否延续?其实不难发现,任何时期的猪价的波动,都离不开终端消费的因素,但在这波毛猪价格反弹背后,白条价格却是小幅回调。25日商品猪价格反弹,但白条并未反弹,这说明一点,终端消费仍处疲态,白条走货情况差强人意或影响后市猪价波动。

新发地市场反馈,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白条猪,基本上还是1-2个月以前就应该出栏的毛猪,毛猪积压的程度大约有1个月的量。“估计再有1-2个月,也不能完全消化”。在大体型白条猪完全被市场消化完之前,白条猪的价格很难有些起色。

其次,今年1-5月猪肉进口总量196万吨,同比涨幅15.29%,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但年初看好行情高价收购冻品的进口商目前都在亏损状态,如果行情继续向上冲刺,将会有很多冻品出库,进口商会去库存减少损失,这显然利空后市。

综合来看,虽然未来猪价反弹势头不强,但是目前已经到了从消费淡季向旺季转移的时间点,虽然生猪产能正在逐渐恢复,可现阶段的母猪结构与疫情前的母猪结构是不同的,生产性能以及实际产能与疫情前也有所不同,可能也会对后市的猪价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由积牧君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1/99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积牧君的头像积牧君编辑部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