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控不可小觑,尤其是非瘟、蓝耳等疾病。4月16日,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社主办,《农财宝典》新牧网承办的“2021中国动物营养T20风云会暨第二届畜牧业替抗峰会”上,华南农业大学张桂红教授分享了《猪场主要疾病流行情况及防控》,帮助猪场更好地防控疫病,健康养殖。
华南农业大学张桂红教授
进口肉感染美国蓝耳新毒株风险大,需加强防范
张桂红主要介绍了非洲猪瘟、猪蓝耳病、腹泻、口蹄疫、猪伪狂犬、圆环、细菌性疾病病原(禁抗后)的流行情况与防控方法。
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病毒是由基因组DNA、核心壳层、双层内膜、衣壳和外囊膜组成,PCR检测的是病毒核酸而非活病毒。其防控关键点在于人员、车辆、物料、水源、猪只、精液、生物、动保、器械、空气、结构和环境等方面。
当前我国出现了非瘟病毒自然变异毒株,多毒株并存的现象,因此必须鉴别诊断。张桂红表示,冬季对于北方来说是处于高风险时段,南方即将进入雨季,病毒易扩散,且在潮湿的环境下ASFV抵抗力增强,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南方区域的猪场必须高度警惕,严防死守。
蓝耳病:对我国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为Lineage 1、Lineage 3和HP-PRRSV。 其中,HP-PRRSV仍为我国主要流行毒株,已传播扩散至南亚和东南亚各国。HP-PRRSV基因变异多样,在中国呈现出多种进化分枝。当前南方猪蓝耳病病毒(PRRSV)ORF7基因阳性率为29.38%,以类NADC30毒株为主。
对于美国蓝耳新毒株1-4-4,张桂红认为,该毒株通过进口种猪进入我国的风险较小,进口肉的风险会更大。建议猪场要做好后备猪进群管理,断奶猪苗混群管理等。
腹泻:2020年冬季腹泻损失较大,仍以PED为主。张桂红指出,环境需要整体减毒,做好猪群疫苗免疫。但通过猪流行性腹泻商业化疫苗含量的测定发现,疫苗病毒含量差异太大,建议选择高质量的疫苗。
口蹄疫:重点做好疫苗免疫和抗体监测。
猪伪狂犬病:种猪伪狂犬必须是阴性,不能因为有疫苗就忽视伪狂犬病的防控。此外,需高度关注伪狂犬感染人的事件,猪场要谨慎小心。
猪圆环病毒病:很多猪场防控非瘟而忽视了圆环,不免疫圆环苗。建议做好疫苗免疫,圆环病毒可防可控。
防控非瘟,切断传播途径至关重要
控制传染病的基本措施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疫苗免疫,ASFV除外)。张桂红表示,猪场必须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理念及管理体系,重大疾病必须要净化。高健康度猪群利于抵御非瘟病毒,可提升感染阈值。此外,装有空气过滤装置的猪场也有效防控病毒传播。
防控非瘟,猪场要做好防媒介工作,改为实体围墙,密闭连廊,密闭猪舍,纱窗等防蚊蝇蟑螂等媒介,防鼠等。建立车辆洗、消、烘干中心。人员管控是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张桂红表示,所有员工回场衣物必须放置在场外,不可进场。人员培训及管理很重要,定期评估员工的生物安全培训效果,确保所有员工可以正确实施防控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措施。
张桂红介绍培训员工早发现异常猪只的方法,比如如观察猪群是否不食、轻敲不起、关节肿胀、身体有紫斑、乳房糜烂、流产、轻度发烧等,有异常必须加强警惕,采取措施。
物资要通过浸泡、熏蒸、烘干、紫外、擦拭、放置等不同方式处理。谨防饲料风险,建料塔、料线。现在出猪台是猪场必备,张桂红建议在出猪处安装监控器,放置警示牌。划分出猪台脏区和净区,猪只由净区向脏区单向流动,生产区工作人员禁止进入脏区或非工作区。出猪台设计为多级:场内、场外多级出猪。出猪台每次使用后彻底冲洗消毒,并定期核酸检测。此外,张桂红介绍了场内生物的注意事项。
最后,张桂红强调,在大环境复杂的情况下,猪场必须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理念及管理体系。
本文由积牧君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1/7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