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蓝动保谭涛:疫病防控要抓准关键,不能把运气当能力
新猪派 何敏辉近期,有消息称西南某地非瘟防控形势愈发严峻,而非瘟以外,蓝耳成为了当前养猪业经济效益头号杀手。
为给养殖户提供防控新思路,新猪派专访了礼蓝动保技术服务总监谭涛博士。礼蓝动保技术服务总监谭涛博士
据介绍,谭涛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从事蓝耳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毕业后加入外资动保企业后一直从事规模化猪场的技术服务,2016年加入礼蓝动保任技术服务总监。
非瘟防控应找准生物安全关键点
建议增加抗体检测经过近三年非洲猪瘟的洗礼,我国养猪业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虽然部分企业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先进经验,但当前国内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弱毒株的出现更是让行业遭受二次重击,近期西南地区被曝新一轮疫情严峻。
Q1
新猪派:为何非瘟总是防不胜防,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什么?
谭涛: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人,而不是规程本身,猪场管理者应该着重关心如何通过培训让猪场人员熟悉生物安全,怎样能保证人员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规程,怎样能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要有惩罚措施更要有奖励措施。其次,要了解二八定律,找到生物安全实践中的关键点,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再次,长期执行相关规程并不断地提升和改进,不能因为暂时没有发生非瘟而把运气当能力。谭涛博士在与实验室合作的试验项目中做检测
Q2
新猪派:非瘟阴性场和感染场如何应对非瘟?
谭涛:对于非瘟阴性猪场,要有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止非洲猪瘟病毒传到场内。首先,一些猪场需要对已有的硬件进行生物安全改造,之后便是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的流程。
对于非瘟感染场,精准剔除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自然变异株和基因缺失株的出现,原有的拔牙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
精准剔除技术的核心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并清除带毒猪只,因此要第一时间对疑似病例进行非瘟病原检测,可以在原有的口腔和鼻腔采样之外,再增加淋巴采样和扁桃体刮片等方法。同时,因为存在弱毒株感染的可能,还可以考虑增加抗体检测。此外,猪场还需要控制好应激因素,减少弱毒株感染猪只散毒的可能性。
Q3
新猪派:礼蓝动保作为全球领先的动保企业,如何帮助客户防非?
谭涛:第一,在国内非瘟爆发不久后,我们就邀请了欧洲非瘟参考实验室的主任Sandra Blome博士来到中国,请她为行业讲解了非洲猪瘟的病毒特性与欧洲的防控经验。
第二,组织团队编写了非洲猪瘟防控手册、复产手册、精准剔除手册等,帮助客户进行该病的防控和复产。
第三,礼蓝技术团队还为客户讲解非瘟与精准剔除的知识,帮助猪场进行现场的生物安全审计,提供生物安全改造建议。目前我们也正在开发生物安全App,上线以后可以帮助客户进行专业的生物安全审计。而针对非瘟弱毒株的情况,我们提出了抗应激方案,减少“玻璃猪”的出现和散毒。
蓝耳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
防控应注意“三三制原则”
我国“饲料禁抗”对养殖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应激”。在年中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上有专家指出,蓝耳、腹泻仍是现阶段猪群最严重的的疫病;口蹄疫非免疫猪场爆发、流行风险高。
Q4
新猪派:有专家指出蓝耳是当前猪群最严重的的疫病之一,您怎么看?
谭涛:在非瘟之外,蓝耳病依然是猪场最大的困扰,对母猪群和保育猪群影响十分突出,易出现母猪流产,保育猪会因为免疫抑制出现细菌继发感染的高发,比如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支原体等,严重的时候会导致高比例的死淘。复产时很多猪场从多点引种,也造成了不同毒株的蓝耳病迅速传播。
蓝耳病毒变异快、毒株多样、容易重组,疫苗免疫虽然对蓝耳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广大养殖户的反馈来看,疫苗免疫的效果还远达不到理想状态。有的猪场尝试进行蓝耳病的净化,然而,净化的方法除了成本高昂之外,如何长期维持阴性是最大的难题。参观美国某蓝耳病阴性猪场
Q5
新猪派:如何做好蓝耳病防控?
谭涛:我认为蓝耳病的控制是个系统工程,我前几年提出了蓝耳病防控的“三三制原则”,就是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疫苗的免疫,选择安全性好不容易毒力返强的疫苗,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第二,选择优质的药物,比如选择替米考星配合其他药物,在控制好细菌性继发感染的同时,还能降低蓝耳病毒的复制速度和炎症反应;
第三,执行精细化的饲养管理,做好后备母猪隔离适应、猪群流动管理、应激管理,控制好温度、湿度、密度等。
这三方面相辅相成,必须同时做好才能保持蓝耳病阳性猪场的长期稳定。
美国兽医受人尊重和羡慕
给刚毕业兽医4点参考建议
当前,适逢新一届高校毕业生开始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兽医行业也补充了不少生力军,但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往往让不少毕业生心生退意。Q6
新猪派:您曾经去美国进修过,那边的养猪业和兽医服务对我们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谭涛:首先,美国是职业兽医制度,猪场的兽医服务相关内容如诊断、采样、开出处方等只有职业兽医才能操做。美国的职业兽医教育门槛高、竞争激烈、学业繁重,当然工作后薪水也较高,兽医是一个受人尊重和羡慕的职业。
我总结了美国养猪与兽医服务 “五化”特点:第一是集团化,美国TOP20猪企的养猪量占了美国一半;第二是数字化,由于人力成本高昂,猪场尽量使用自动化的设备和仪器;第三是专业化,猪舍建筑、设备、营养、兽医服务等都有专业的公司提供,外行人可以快速第进入这个行业;第四是市场化:只要合法,养猪和兽医服务不会受到干扰,不会随意拆猪场,一切靠市场自发调整,也不用担心假疫苗、假药或者劣质饲料;第五是简单化,在管理上有一个叫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意思是好的操作流程一定是越简单越好,一个外行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掌握。
在美国猪场进修时,与一位巴西同学一起采血
Q7
新猪派:适逢毕业季,您对刚刚加入工作的兽医有什么建议?
谭涛:我总结了 “四个大于”,供刚刚毕业的兽医们参考:
第一,实践大于书本;现场猪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传播方式、解决方案等往往和课本里描述并不一致,特别遇到混合感染的情况,因此要更多的从实践中摸索,不要照搬书本知识。
第二,群体大于个体,我们在猪场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防控时,要有“群体”的概念,以解决猪群问题为目标,而不要盯住个别特例、没有代表性的病猪,更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把猪病的诊断当成搞科研;
第三,团队大于个人,大型养殖场分工众多,要和生产部门、实验室、营养团队甚至饲养员等密切配合,因此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预防大于治疗,好的兽医是让猪场从不发病,而不是忙于对病猪的治疗,所以要掌握生物安全的原理与实践,懂得各种疫苗的免疫程序,防患于未然,这才是现场兽医的最大价值。
礼蓝动保成立于1954年,在收购整合罗曼动保、诺华动保和拜耳动保后成为全球第二大独立动保企业,产品涵盖了抗生素、疫苗和添加剂等多个领域,业务遍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拥有约一万多名员工。在中国的业务稳步增长,位居外企动保前三。2020年,礼蓝动保猪业务板块表现非常亮眼,同比增长62%,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长。
新牧君精选阅读:
惨不忍睹!二季度8大上市猪企全亏,利润最高跌2500%10家猪企开工1.1亿头产能,建猪场需砸1200亿!钱从哪里来?
全国732家猪场调研发现,57%的猪场开展批次化后都遇到这个问题
养猪产能4年翻5倍,天邦股份剥离饲料疫苗业务,聚焦生猪食品产业链半年成绩单:15家猪企出栏4243万头,目标完成率欠佳半年出栏700万头!正邦产能扩张遭遇猪价下行,短债高达17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