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我国祖代黄羽肉鸡存栏中,快、中速型的占比正日渐萎缩,慢速型(95天以上出栏)的占比则有所扩大,至2019年达到了46%。
主要饲养白羽肉鸡的国际市场亦基于品种差异和福利要求细分出了慢速鸡这一专属产品。如相对于罗斯308品种在35-42日龄时出栏,哈伯德757通常需要饲养到49天以上。据了解,慢速鸡在荷兰市场的占比近年已从5%上升到了30%,并主要通过超市进行售卖;占比70%的常规肉鸡则基本都用作出口,最终进入了餐饮和食品加工渠道。
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慢速鸡随着饲养周期的延长和动物福利的提高,其面临的疾病挑战也相应加大。在日前于长沙举行的第六届(2020)全球肉鸡产业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白羽・黄羽肉鸡产业发展大会上,作为世界最大兽医实验室之一的荷兰皇家GD公司通过视频分享了他们在慢速鸡疾病监测及控制方面的经验。
据介绍,皇家GD每年会开展500多万次的检测,从新城疫病毒的日常监测到水貂中新冠病毒的诊断均有涉及,监测范围覆盖了荷兰的整个畜牧业,包括年出栏3.9亿只的肉鸡行业,为荷兰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撑起了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以防止疾病的来袭。
皇家GD共有500多名工作人员,其中约90位为专业的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和流行病学专家。除了提供包括实验室诊断、生物试剂产品、合同研究项目等在内的一揽子个性化服务,其还通过GD学院的设立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世界各地的其它兽医实验室提供咨询和培训。
Rogier van Leeuwen博士(左)和Jeanine Wiegel博士(右)
皇家GD业务发展经理Rogier van Leeuwen博士介绍称,荷兰的大多数常规肉鸡都属于罗斯308,其每平米的饲养密度为21只,相较之下哈伯德757的密度仅为13.5只,两者的饲料转化率分别为1.25和1.52。对农场主来说,常规肉鸡的饲养更为经济,但慢速鸡能获得更高的溢价,后者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优势――需要使用抗生素的量要少得多。
该公司高级兽医师Jeanine Wiegel博士亦介绍到,尽管荷兰畜牧业中促生长类抗菌药从1999年的占比近50%,到2006年欧盟实施禁抗后降为零,但由于治疗用药增加,其之后总体的抗菌药使用量是平稳乃至略有上升的,直到近年才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这与该国向慢速鸡养殖模式的转型相同步。
应对疾病挑战
除了抗生素使用的减少,一度可生长到10周龄以上的慢速鸡易感的疾病也开始增多。Wiegel博士指出,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群在大多数阶段都易患的疾病,需从早期就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之后球虫病会开始增多,至6周龄后马立克氏病也往往易暴发。
据介绍,又被称为甘布罗病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由攻击雏鸡免疫系统的病毒所引起,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会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肉鸡的日龄、品种、母体抗体水平、疫苗接种时间及病毒毒株差异。最坏的情况下,会出现很高的死亡率和导致严重的病变。
皇家GD与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罗斯和哈伯德肉鸡母体的抗体半衰期有很大差异,这也导致了不同品种肉鸡的疫苗接种方案需要存在差异性。如哈伯德肉鸡的抗体半衰期是3.8天,而罗斯肉鸡为2.9天。“更长的半衰期意味着可以在更高的日龄接种疫苗。但如果接种得太早,疫苗则可能不会起作用,肉鸡将得不到保护。”Wiegel博士称。
对于马立克氏病,她指出,该疱疹病毒本身有着很强的适应力,在4摄氏度的情况下可以存活达10年,就是室温下一年多后也仍具有活性,因此鸡舍要建立生物安全标准,保持良好的清洁状况,以及执行消毒措施,这些对降低病毒感染都非常重要。此外,该病毒常见发于4周龄时,但到6、7、10周甚至几个月大的时候,也能发现该病毒。过去在常规肉鸡中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但随着肉鸡生长速度减慢,发生的概率会增大,所造成的损失亦增加。
总之,Wiegel博士表示,荷兰慢速型肉鸡的市场正在扩大,对动物健康和福利的管理也提出了考验,这需要额外的监测、充分而精准的诊断,以及采取已知的干预。
本文由网络采编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0/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