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M. McCaw 【法国】 翻译:莫细好
畜禽的健康生长与生产性能的优化要从出生开始规划,回顾仔猪哺乳阶段,特别是有蓝耳病引起继发感染时,更容易影响仔猪在以后各阶段的生长发育,同时,使得仔猪更容易患有其他影响健康的疾病。
McREBELTM管理方法最初来源于对持续患有 18 个月蓝耳病猪群,尝试降低断奶前仔猪的死亡率以及恢复仔猪的生长发育(McCaw, 1995) 。这个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强化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采取最小化的干预以及最大化的支持与关心。
有证据表明,与传统多次交叉寄养的管理方法相比较,McREBELTM管理方法通过增加断奶仔猪的体重,降低断奶前和保育期仔猪的死亡率,以及增加保育仔猪出栏体重,使得McREBELTM管理方法更加有利于优化断奶仔猪和保育仔猪的生长发育(McCaw, 2000a)。
在随后的McREBELTM应用以及现场调查研究表明,McREBELTM管理方法在满足哺乳仔猪的需求以及优化健康猪群的生存和生长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McCaw, 2000b)。这些影响在感染蓝耳病与没有感染蓝耳病的畜禽中观察研究,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取决于畜禽的一般健康状况。
一、控制临床上的蓝耳病
蓝耳病病毒最早在1987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有报道爆发疫情(Dial et al., 1990)。在流行时临床症状观察包括母猪的食欲减退,中后期习惯性流产,随后死胎数以及形状变小的木乃伊胎等胎儿的数目增多(Loula, 1991)。在母猪休产期间,仔猪在蓝耳病爆发时出生的断奶前死亡率明显增加。对仔猪进行抗生素治疗和护理很少起到作用或没有作用。采用交叉培育的方法,把病患仔猪调到母乳充足的母猪,并且尽量减少与其他健康猪的竞争哺乳,这种尝试起到一种更坏的效果(McCaw,1995)。感染的仔猪和断奶仔猪很明显地表现继发性细菌感染的症状,如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D 型巴氏多杀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菌以及其他条件性致病菌(Done and Paton, 1995; Stevenson et al., 1993)。
母猪流产的死胎情况
蓝耳病仔猪的肺呈间质性肺炎
在 1991 年,证实蓝耳病是由于一种生长在猪肺巨噬细胞的病毒而产生的疾病。对 Koch 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病毒容易感染怀孕母猪并且引起死胎和生产弱仔猪的综合症 (Terpstra et al., 1991)。虽然在这些初步的研究表明,胎儿会在子宫内垂直感染,但是并不能了解到在子宫内感染的蓝耳病病毒,对于保育仔猪和育肥猪随后发生感染的急性和慢性蓝耳病的重要性( Benfield, 1997;Feng et al., 2001; Segalés and McCaw, 2002)。早期通过观察得到的结论是,有必要通过阻止病毒在母猪群的传播(水平传播)来改善保育仔猪的生长发育。
Keffaber 等人(1992)发现,保育仔猪的数量减少所造成的损失是由于蓝耳病病毒相关疾病造成的。只有在健康稳定的母猪群中控制蓝耳病相关疾病,才能有效控制保育仔猪的数目减少所造成的损失(Dee and Joo, 1994)。有经验表明,阻止在母猪之间的水平传播能减少感染母猪把病毒垂直传播给胎儿或哺乳仔猪的发生概率。这样就能成功消除由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保育仔猪数目减少所造成的损失,以及持续维持保育仔猪的抗蓝耳病病毒的状态。
大型猪场清除蓝耳十分困难
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控制爆发蓝耳病疫情的早期阶段,减少分娩舍的生产母猪和保育仔猪由于蓝耳病相关疾病造成的损失。很明显,保育仔猪的数目减少并不能改善蓝耳病的发病率和哺乳仔猪的死亡率。同时,控制 4 月龄或以上保育仔猪持续发生疾病所造成的损失需要母猪群的健康稳定,那么减少保育仔猪的数目才能有效发挥作用(Dee and Joo, 1994)。通过针对性的仔猪抗生素治疗和不健康仔猪交叉培育的尝试,寄养母猪可以特别照顾瘦弱的仔猪,但还是难以控制仔猪脑膜炎、关节炎、仔猪腹泻等这些疾病,难以恢复仔猪正常的增长速度,难以给保育舍输送健康体质的断奶仔猪(MMcCaw, personal observations)。
仔猪频繁转窝和治疗更容易引起细菌病原体和蓝耳病病毒通过污染的人员和设备传播到其他窝仔猪等问题(McCaw, 2000a; Otake et al., 2002)。最后,症状表现“正常”而感染细菌早期败血症的仔猪,在随后寄养母猪照顾这些患病仔猪的交换哺育时,就可以传播疾病给健康的仔猪。通过对 5 周龄或以上不健康的(即经过多种治疗后没有效果)仔猪以及慢性感染蓝耳病的哺乳母猪进行实验观察,建立了一个新的仔猪管理方法(McREBELTM),以及设计方案去控制继发性细菌病的发生和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的死亡率(McCaw, 1995)。
二、McREBELTM管理下的原则
1994 年为止,对蓝耳病病毒的重点防控认识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这些已经成为人 们管理在爆发急性的蓝耳病疫情期间感染蓝耳病病毒的仔猪的一种管理方法。这些事实包括 以下内容:
1. 仔猪很可能在母猪子宫内就感染蓝耳病病毒(Terpstra et al., 1991)。
2. 单独感染蓝耳病病毒并不会使仔猪死亡(Halbur et al., 1996)。
3. 蓝耳病感染的仔猪通常伴有至少一种继发性细菌病的感染(Done and Paton, 1995; Stevenson et al., 1993)。在蓝耳病爆发期间,有蓝耳病感染的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和多种疾病症状是由于继发性细菌感染所引起的。
4. 由剖腹产出生的仔猪出生时几乎没有细菌感染可以说明,这样可以建立无特异病原的种猪群(Twiehaus and Underhaul, 1970)。
两点式饲养对控制蓝耳病有一定的作用
这些研究和诊断结果加强实验观测结果,交换培育仔猪和积极利用抗生素难以控制在哺乳、断奶期仔猪的蓝耳病病毒感染。因此,制定一项策略以控制由减少蓝耳病病毒的暴露而感染易感的仔猪以及使得整窝仔猪在产仔猪舍全进全出而造成的损失。这个策略被命名为McREBELTM 管理方法,反映防止仔猪细菌感染和引起仔猪缓慢生长以及死亡的疾病的目标:管理改变以减少接触细菌和降低损失。
McREBELTM策略也是为了满足生产目的而建立的,例如在分娩舍要使用所有母猪可以使用的有效乳头。这是通过允许哺乳仔猪在出生的 24 小时内转移到母猪有多余乳头而未有仔猪食用的猪窝,从而实现McREBELTM策略。寄养这种方法仅限于移动最小数目的仔猪以分配使用哺乳母猪未有仔猪食用的乳头,并不考虑仔猪窝内身体权重的均衡。即使这种寄养方法可能危害少数在蓝耳病疫情活跃时期转窝的仔猪,我们也可以从中完成了解到只做有限的寄养是可行的。
本文由网络采编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0/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