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是生猪养殖大省,常年养殖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拥有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58个,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河南生猪生产形势不仅事关河南,更关乎全国。
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猪稳产保供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生猪生产大省的责任,一手抓稳产保供,一手抓转型升级,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河南省生猪存栏3578万头,已恢复至2017年的81.5%;能繁母猪存栏355万头,已恢复至2017年的80.7%。已提前完成了国务院下达的今年年底前生猪产能恢复到2017年水平的80%以上的目标。
高位推动,扛牢责任
猪粮安天下。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今年以来,河南省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为完成国务院下达的恢复生猪生产目标任务,河南省及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18个省辖市和10个直管县市,各省辖市又将目标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所辖县区市,实行目标管理,切实压实地方责任。同时强化监督考核,将生猪稳产保供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及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等3项考核范围。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10个部门,成立恢复生猪生产协调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建立稳产保供工作专班机制,督促指导和调度各地落实政策措施及生产恢复情况。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上下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落实扶持政策,保障生猪生产
河南省积极落实各项生猪稳产保供扶持政策,对规模养殖场新建改扩建、种猪进口、洗消中心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给予补贴,对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给予贷款贴息。今年中央安排河南省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39965万元,已于6月下达各生猪调出大县。河南省全面完成禁养区划定排查工作,禁养区个数从4586个调整为2978个,禁养区面积减少0.66万平方公里,自去年以来,全省新增养殖用地9.3万亩,为生猪养殖释放了发展空间。
在生猪保险方面,全省生猪保险报案到支付的理赔周期由上年同期的44.67天,下降至目前的32.41天。将能繁母猪保额提高至1500元/头、育肥猪保额保持在800元/头。此外河南省积极出台地方性扶持政策,对2019年至2022年从国外引进的种猪每头补贴3000元,累计补贴1万头。安排6000万元资金支持40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项目建设;安排3000万元资金支持100个规模猪场和种猪场建设洗消中心;每年安排600万元支持确山黑猪、南阳黑猪、豫西黑猪等地方畜禽资源保护;安排1.7亿元资金,实施省级非畜牧大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10个和3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创新试点项目。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大带小扩产能
河南省将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152家新建改扩建养殖场纳入重点项目库,对照项目建设推进清单,建立省市县三级“一对一”首席服务官制度,推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2019年至2020年,争取中央资金2.1亿元支持107个新建改扩建生猪规模场,安排2亿元对336个规模猪场进行贷款贴息。据统计,全省今年新建500头以上的规模场516家,预计新增产能2000万头。
坚持抓大不放小,以大带小,通过“公司+农户”、合同代养、技术托管、百亩地千头线等方式,中小养殖场(户)与龙头企业紧密协作,扩充生猪产能。如正大、正邦、温氏等龙头企业已在洛阳发展合作农户112个,建设存栏600头标准化猪舍189栋,年出栏生猪超过20万头;平顶山市推广的“千头线”超过400条,增加产能7.4万头。
科学引导,技术服务助发展
河南省建立省级生猪生产调度机制,将全省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实行生猪价格日报、其他价格周报、生猪产能月报制度,从养殖、屠宰、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开展监测,科学研判形势,并在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和河南省畜牧兽医信息网定期发布信息,指导广大养殖场(户)科学有序生产。
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不断增强,目前,全省具备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资质的县级实验室从原来的39个增加到121个,规模猪场实现了全覆盖检测,在屠宰企业全部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和派驻官方兽医,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保障生猪稳产保供,河南省积极开展各类技术指导服务,利用微信、网络直播等现代通信手段,联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养猪协会、畜牧兽医学会、农大、农科院和技术推广机构,开展非洲猪瘟防控与复养技术、生猪生产扶持政策解读等培训,指导养殖场(户)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去年以来,全省各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班260期次,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
随着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河南省生猪生产持续快速恢复。截至三季度末,全省生猪存栏3578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55万头,出栏2919万头,均居全国前三位。据了解,目前,全省生猪规模养殖场(户)1.9万家,其中年出栏万头规模化生猪养殖场454家,年出栏5万头猪场96家,冷鲜肉、调熟制品等中高端产品比重达25%左右。预计到2025年,全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加工企业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达到50%,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质量效益将明显提升。
本文由网络采编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0/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