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上半年不计成本大举圈地扩张,行业内在今年下半年的养猪投资开始变得谨慎,一些项目的启动也开始保持观望。
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预测2022年猪价或跌到4-5元/斤的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潭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人们一边吐槽,一边忐忑。下半年在养猪人交流时,被问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现在复产在建的项目到底启动多少了?全国生猪产能到底恢复多少了?”把这个问题进一步延伸,就是未来的猪价会怎么样?投资养猪还赚不赚钱?
虽说许多业内人士在公开场合都一致认为养猪对投机者已经没有机会了,对投资者依然有空间。但无论是大小企业,面对猪价的波动,都不可能完全保持理性。
目前为止,今年猪价出现了2次下行。一次是4月-5月中旬,猪价低点13.8元/斤,一次就是自9月以来开启的下行,截至今天,低点是14.3元/斤左右。猪价是反映猪出栏数量的最直观的参考,两次的猪价下行都说明市场上的猪是变多的。
笔者认为,今年第一次的出栏高峰与新冠疫情导致的压栏后集中出栏和储备肉的投放有关,而第二次出栏高峰则与去年下半年大量留种的三元母猪产出有关。三元母猪配种到育肥猪出栏时间大概在10-13个月左右,自今年9月以来的猪价下行正好对应了这一周期。
今年以来全国猪价出现2次明显的下行
三元母猪是复产阶段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措施”,可以把它看作是复产的“起始”阶段。如果以上设想成立,那么意味着复产“起始端”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展现成效,接下来整个效果会更加明显。
今年上半年二元母猪补栏增多,种猪供不应求,无论是替换掉此前的三元母猪,还是作为新增能繁母猪量,都指示出猪价大趋势将会进一步下行。正如养猪专家樊福好所说的,不要看现在产能恢复程度,要看加速度。
即便我们不太认可官方公布的过于乐观的产能数据,也不要被一些诸如“恢复情况很差、不到50%”的悲观数字所蒙蔽。如果为了争夺非瘟后养猪暴利的“黄金期”,很遗憾这个时期的确可能过去了。
但养猪一定是为了争夺这两年的盈利“黄金期”吗?有今年投资养猪的企业主坦然向笔者表示,猪价下行是必然的,但是非洲猪瘟使得我国“规模化”的养猪成为了一个朝阳产业,今年投资养猪并不是为了赚这一两年的钱,也赚不到这一两年高峰期的钱,而是看好未来二十、三十年的发展。
的确,对于许多大企业来说,今年的投资是在做战略布局,即是某种意义上的“跑马圈地”。这也同时意味着,未来极有可能出现一轮新的低价猪周期,在这轮周期里,传统的散养户竞争,变成大企业之间“老虎和老虎的打架”,最终形成一个由大型企业主导的相对平衡、稳定、成熟的市场。到那时候,猪价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产能不多不少,更有计划性。
当然,关于未来,还有一个不稳定因素就是非瘟疫苗。目前各方透露的消息均表示非洲猪瘟疫苗是会推出的,具体什么时候,可能也不远了。但疫苗到底能为产能恢复带来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现在还不得而知。
如果是正面作用,那么中小型养殖户克服非洲猪瘟的能力提高,猪价会在之后1年内快速下行,这对大手笔投资的大企业来说并非利好,但对于保障供给大局面来说是好事。
如果是负面作用,那么中小型养户在对抗非洲猪瘟时会更加艰难,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如,此前流传的“两毫升技术”,造成市面上大量“弱毒感染”猪流通,使得非洲猪瘟更加隐蔽和难以根除,导致场内病毒扩散和种猪产能低下,这些弱毒感染猪的最终受害者就是技术水平更低的中小型养户。
已经投入巨资做好高水平生物安全投资的大企业可能不会使用这样的疫苗,但如果大环境中这种弱毒更加普遍,恐怕最终大企业也难独善其身。不过即便如此,大企业依然有更多的利好,因为这样的话猪价必然长期保持高位,而大企业更有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保留更多的猪。
“没有人会希望猪价低位运行,理想的状态就是保持一定的、但不饱和的量,这样才有钱可赚。”有行业人士如是说。
本文由积牧君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0/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