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地难、用地贵……土地已成为养猪业发展最大的拦路虎‖礼蓝特约猪业痛点

找地难、用地贵……土地已成为养猪业发展最大的拦路虎‖礼蓝特约猪业痛点

找地难、用地贵……土地已成为养猪业发展最大的拦路虎‖礼蓝特约猪业痛点

猪业痛点第18期:

导读

非瘟后,猪肉成了“奢侈品”。为恢复生猪生产,国家出台了多项土地扶持政策,鼓励养殖,但基层新建、扩建猪场遇到很多问题。本期《猪业痛点》就来聊聊养殖用地的那些痛。

找地难:养猪设施农业用地少而零散

据了解,近两年大刀阔斧新建猪场的有温氏、牧原等养猪企业、双胞胎等饲料企业、外行投资者和部分投机者,但全国一共就3000多个市县,可选择的土地就那么多,想建猪场养猪,并非易事。

业内人士反映,符合养猪生物安全条件的可用设施农业用地很少,尤其是南方地区土地紧缺,不少企业在发展楼房养猪。广西百色某猪场负责人曹恒(化名)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建设楼房猪场,还需要找一块地建育肥场,找了大半年还没有找到。“就算是政府支持,也要自己找到地,找到合适的地很难。设施农业用地和荒地很零散,用经济林的话变更土地性质费用高。”曹恒表示,如果换一个地方找地,又要重新与政府对接,很麻烦。

找地难、用地贵……土地已成为养猪业发展最大的拦路虎‖礼蓝特约猪业痛点

好不容易在山上找到了块地,一查居然是基本农田。”广州中生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舒会友介绍,“很多猪场客户遇到这样的问题。”于是,不少人直接收购老猪场进行整改,或租赁其他土地。舒会友在广东高明有个猪场,就是通过收购整改的方式养殖。衡阳爱普乐斯农牧有限公司属于后者,总经理梁朝阳告诉记者,公司在广西百色投资建场,通过租赁某国企的果园基地来建养殖场。

广东龙凤胎集团则是通过贵州招商引资的方式,与贵州地区签订养殖协议。董事长曾江平表示,在贵州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找地比较顺利,现在已经投产运行。目前还在云南寻找合适的养殖土地。

找地难、用地贵……土地已成为养猪业发展最大的拦路虎‖礼蓝特约猪业痛点

用地贵:占用林地的植被恢复费用高

养猪都倾向于直接找设施农业用地,实在没办法才找林地变性。将林地变为设施农业用地的费用不低,不同地方会有些差异。比如,四川省遂宁县蓬溪绿科农牧有限公司场长陈再琳自己建了个新猪场,租赁30亩经济林,找了第三方办理手续,半个月走完流程。经济林调整为设施农业用地,缴纳植被恢复费用每平方20元,土地流转费用3000元/年,此外还有青苗赔偿费用(各地根据农作物不同价格不同)。

如果需要一两百亩土地,那林改费就要几百万。资金雄厚的大企业才有能力承担,中小猪场只能望而却步。有人认为,应该减少或取消林地植被占用费,减轻养殖场的负担。

找地难、用地贵……土地已成为养猪业发展最大的拦路虎‖礼蓝特约猪业痛点

业内人士透露,某些地区与集团猪企签订合作协议,县城的设施农业用地直接给协议猪企,这导致其他养猪公司征地难。部分企业签订合同后,迟迟未动工,一是原有的存栏量没有恢复,暂时不需要新猪场;二是全国产能恢复快,猪价呈下滑趋势,投资恢复理性,计划放缓。

历史遗留:生态林的猪场无法合法化

多省出台文件扩展用地类型,鼓励林地养殖。广东、广西、云南、江苏、辽宁等省(自治区)在政策文件中明确规定允许在Ⅲ、Ⅳ级保护林地内建设畜牧业养殖设施并优先保障使用林地定额。这一政策的出台,利于原本涉及林地的猪企变得合法化。

此外,行业内存在养殖用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涉及生态林的猪场无法合法化。据福建省畜牧业协会会长、福建永诚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薛永钦介绍,截至8月全国有17.1万家规模猪场(年出栏500头以上),其中有部分规模猪场用地涉及到生态林,可能猪场建设时不属于生态林。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国土局的图与林业局的图不一样,很多人去国土局备案,建设完又因占用生态林被处罚。

薛永钦告诉《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有的猪场占地面积100亩,涉及生态林只有三、四亩,然后环保部门又因猪场违法违规,不给办理环评手续。对养猪场来说,环评是压在头上的一座大山。正因如此,涉及生态林的猪场也不敢多养,猪价低迷时,很多人就会退出行业。他认为,国家如果能在生态林用地上给予养猪人支持,让涉及生态林的猪场能办理征占用手续使之合法化,有利于监管,也利于整个行业发展。同时,希望环保部门也对涉及生态林的猪场给予相应的支持。

扩建难:部分基层政府不允许扩建猪场

尽管国家层面出台了很多鼓励猪业振兴和猪场复养的政策,省、市级政府都在大力支持养猪,但基层新建或扩建猪场仍然困难重重。广西玉林某猪场老板周翔(化名)表示,这种情况在玉林市玉州区尤其突出,主要是当地政府正在查违建,也不单单针对养殖业。“现在旧栏改造还说得过去,新建扩建猪场是很难的,除非上面有人为你说话。”周翔如是说。

类似的事情有很多。薛永钦介绍,福建省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养殖,已经新建了几十个猪场。要在福建发展养殖,应该还能要找土地,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土地问题,是县级政府不是很支持养猪。他告诉记者,这与县委书记或县长的观念有关,认为养猪脏乱差,污染大,实则现在大都是花园式猪场,粪尿也可制成有机肥。其次,各地区有生猪出栏任务,县级能完成任务后就不愿意再发展养殖了。对此,薛永钦表示,菜篮子是市长负责制,应该加大对市长负责制的考核,自上而下引起重视。

中国养猪业需要中小猪场的支撑,中小企业才是主力军。但养猪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针对国家发布的养猪扶持政策,从化区养猪协会会长王韩生建议出台相应的指引、实施细则和延长政策年限。“就怕现在开绿灯,养猪人重金投资养猪,还没开始盈利,又面临新的一轮环保、林业用地的整治问题。”

政府密集发布用地政策,鼓励生猪养殖

回顾近年来我国出台的养殖用地相关政策,有《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生猪养殖使用林地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等。

找地难、用地贵……土地已成为养猪业发展最大的拦路虎‖礼蓝特约猪业痛点

政策要求,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养殖用地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养殖设施中涉及少量永久基本农田确实难以避让的,在补划同等数量、质量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允许使用永久基本农田,同时也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不减少。养殖生产及直接关联的粪污处理、检验检疫、清洗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要占补平衡。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等发展生猪生产,允许建设多层养殖设施建筑。并调整了动物防疫选址距离要求。

系列政策的出台后,效果明显,我国生猪生产恢复好于预期。近日,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前三季度新建投产1.25万个规模养猪场,复养了1.34万个空栏的规模养殖场。薛永钦也表示,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对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其中取消附属设施用地15亩的上限规定,利于洗消中转站的建设等。

虽然我国生猪养殖用地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从业内人士反馈来看,养殖用地方面仍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希望有关部门对行业基层的意见加以重视,持续完善,加快行业恢复发展的进程。

找地难、用地贵……土地已成为养猪业发展最大的拦路虎‖礼蓝特约猪业痛点

本文作者: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李萧佳

栏目统筹:彭进 吴昊晖

视频主持:李萧佳

视频剪辑:杨鹏

微信编辑:龙振辉

本文由积牧君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0/50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积牧君的头像积牧君编辑部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