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牛睡牛床、听音乐、吃精准配料、喝恒温水,活动有运动场、采食有通道、防疫有专人。”宁夏犇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牛场场长姜武说,这一切都是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肉牛产业专家团队的专家给牛儿们争取到的福利。
10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的宁夏犇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棚里牛哞声此起彼伏,成群的牛儿在干净、卫生的舍饲中悠闲地吃着饲草。
姜武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于2015年,当时没有什么品种意识,也没有养牛规划,就是按照传统的养法在干。自从2016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肉牛产业专家团队介入,牛场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犇旺生态农业公司的牛主要以安格斯和西门塔尔品种为主,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如今全部采用良种肉牛繁育、TMR全混合饲喂、全株玉米青贮、粪污无害化处理、畜牧物联网和信息化管理等先进技术,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由于产品质量有了安全保障,牛场的肉品全部销往广东和深圳。
“我们为所有的牛建立了档案,牛场的牛都有谱系,只要上网一查,每头牛的生长情况、特性体貌、祖孙八代都一清二楚,这在以前听都没听说过。”姜武说,过去我们的牛都是拴养,人均养殖量不足50头,现在全程机械化养殖,人均养殖量达到150头以上。
由于思想转变,加之专家的现场指导,员工不定时参加培训,输入新鲜血液,犇旺生态农业公司短短几年从300头牛的小养殖场发展到年存栏3600多头的现代化养殖场。“我们的牛纯度高,基本都是种畜禽标准,不仅皮毛光亮、体形健壮,且肉质鲜美,一头牛售价比市场上同等牛高出5000元至8000元。”姜武说。
从西吉移民来的王俊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家里的地少,这几年他一直在外打工。2017年,在外漂泊了十多年的王俊,贷了10万元回家当起了“牛倌”。去年,他将7头母牛送到犇旺公司托管,自己在公司打工。
“以前自己养牛,天天操心不少,喂出的牛却没有牛场的牛个头大。场里18月龄的牛平均体重都在600公斤左右,最重的680公斤,比咱自己养的牛要重50公斤至80公斤。”王俊说,今年市场行情好,我这7头母牛还能产7头犊,最少收益7万元,加上在场里打工,工作稳定,一年可收入4万元左右,今年入账10万元没问题。
2020年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肉牛产业专家团队紧紧围绕现代畜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目标,优化肉牛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技术支撑,完善服务机制,先后在乐牧高仁、宁东鑫源、壹泰牧业、犇旺生态牧业等肉牛养殖场,开展肉牛精准化高效养殖及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推进良种选(繁)育体系建设;深入泾源县、西吉县、海原县、红寺堡等县(区)贫困村,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帮扶指导;围绕制约区域肉牛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与贫困村科技需求,示范推广肉牛品种改良、全株玉米青贮加工利用、肉牛高效养殖等技术,为加快推进我区肉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文由网络采编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0/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