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大力发展养猪的新希望六和已在出栏数上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增长。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以出栏212万头继续保持在全国上市公司的前4位,58%的同比增幅更是在一众猪企中遥遥领先。
对于全年800万头的出栏目标,新希望亦表示“非常确定可以实现”。就在近日,其将2022年出栏2500万头的规划目标一举提高至4000万头,而将原先的目标拟提前一年至2021年实现。
“为什么要养这么多猪?这是非瘟之后一次产业转型升级的机会。未来利润是一方面,社会责任更是一方面。”新希望六和副总裁吉崇星告诉《牧食记》,作为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新希望六和正努力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希望能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食品,“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吉崇星
在该公司看来,虽然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在去年四季度达到本轮周期的底部之后开始缓慢恢复,但这主要还是倚重于三元回交技术的使用,行业仍然面临着母猪产仔效率低、淘汰率高、幼仔成活率低等难题,使得猪价一直居高不下,产能的真正恢复仍然任重道远。
吉崇星指出,公司调整出栏目标也是源于前期的积累,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据介绍,截至2020年6月底,新希望六和已投入运营的养猪项目产能已达1800万头,今年三季度可新竣工产能1200万头,到明年3月份其累计竣工/运营产能将进一步增至4000万头。加之已完成土地签约或储备的项目,该公司理论可达的最大养猪产能已超过7000万头。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了一些猪场的建设进度,新希望坦承其今年的生猪出栏目标已很难大幅上调,但明年可确保2500万头出栏,并将挑战3000万头出栏目标。
加快建设进度
吉崇星告诉《牧食记》,新希望六和之所以在养猪上能有这么快的发展,离不开其成熟的业务模式、系统的资源支持和创新的工程工艺。
该公司自2012年在山东夏津投资建设的100万头生猪生产项目采用了高度自动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聚落式生猪繁育体系,致力于在国内养猪行业树立标杆。2016年,其开始以夏津项目为模板,在全国更大范围市场大力发展养猪业务。
吉崇星称,养猪是典型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型产业,公司控股股东在这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如据了解,除继续加大外部人才招聘,新希望还在内部启动 “过桥计划”,鼓励其他产业单元有志于投身养猪事业的同事转型发展。截至上半年底,其猪产业员工已经超过3万人。
在养猪组织裂变方面,该公司也已从去年底的4支纵队扩大到了6支纵队,彼此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吉崇星兼任了其中的新好纵队总裁。
新希望六和的大棚猪场
新希望今年还创新地采用大棚养殖,使用建设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但安全防疫能够完全达标的模式去替代传统猪场,也起到了加快发展的作用。
《牧食记》了解到,采用单拱大跨度的新希望大棚猪场与标准猪场的主要区别在于屋面所用的材料――标准猪场屋顶为彩钢板材料,大棚猪场建筑结构采用弧拱+立柱结构,弧拱采用镀锌椭圆+包塑钢管,屋面为膜+保温棉+膜。其建设周期可缩短至100-120天(标准猪场为180天),使用年限为5-10年(标准猪场为15-20年),单体建造成本可降低约35%。不过吉崇星指出:“我们也不会太大面积去应用,(大棚猪场)首要解决速度问题。”
新希望亦在探索建设楼房猪场,其位于四川广安的一栋5层高的种猪楼从开工建设到主体封顶只用了43天,创造了新希望建设史上的新纪录。“我们将因地制宜,在一些土地稀缺的地方如四川、重庆、贵州、浙江和广东等采取这种方式。”吉崇星称。
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国内生猪产能的恢复,业界多估计猪价将从明年上半年开始下行。“明年上半年可能还好,但下半年都不太看好。这个时候就要拼成本。”吉崇星认为。
今年上半年,新希望自产仔猪育肥的完全成本保持在13.6元/kg,相比2019年主要因为代养费与饲料成本等因素上升了0.6元,继续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其夏津猪场的完全成本则不到12元/kg。公司的短期目标是将自产仔猪育肥的完全成本降至11元/kg以下。
“成本肯定是要一直往下降的,这个不会说因为非瘟而影响我们的进程。”吉崇星表示,在做好非瘟防控之后,PED(猪流行性腹泻)和蓝耳病之类的也少了很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成本的降低。
他指出,新希望将抓住几个重要的环节来降低生产成本,包括快速满产、精准营养、疫病防控和生产效率。其中公司自养育肥部分的人均效率已可做到一个人管一栋舍(3000-6000头)。
新希望还在通过加大自养育肥比例来提高生产效率,努力将自养比例从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75%。但吉崇星也表示,公司将会始终保持一定的放养比例,以兼顾中小农户的利益,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一些农户是跟着我们发展起来的,我们要让他们升级改造而不断成长。”
据了解,在2020年上半年,新希望有肥猪投放存栏的合作放养农户为3287户,较2019年底增长超70%。从存栏规模看,500头以下的农户数约占13%,较2019年底降低了23个百分点;501-1000头之间的农户数约占41%,较2019年底上升了5个百分点;1001头以上的农户数约占46%,较2019年底提升了18个百分点。
发力育种业务
随着养猪业务的快速发展,加快引种、育种,提升种猪存栏,特别是正品二元母猪存栏,继而提供更多的自产仔猪,已经成为能否抓住当前重大发展机遇期的关键。
2020年8月底,新希望六和宣布拟通过全资子公司西藏新好科技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设立新希望猪育种有限公司。担任西藏新好科技总裁的正是吉崇星。
对于此项投资的目的,新希望表示,通过投资设立育种公司,构建领先的生猪育种能力,可以保障公司下游商品猪大规模出栏的母猪与仔猪供给,提高种猪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降低生猪生产成本,根据终端消费的风味需求定制化培育特色猪种及开发优质肉制品,提升公司养猪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猪肉产业链效益最大化”。
“育种的投入是很大的,假如你的生产量只有几百万头甚至1000万头,你都不要去搞育种。但当生产量到了3000万头以上,一定要有自己的育种。”吉崇星指出。
猪的育种也因为技术复杂度非常高,需要长期的研发积累,目前大部分由国外专业种猪企业掌控,国内的个别龙头企业近年来有所突破。但大多数国内企业都还没有涉足到上游育种环节,只是从国外供应商处引进曾祖代猪,在国内进行祖代、父母代扩繁。
截至8月底,新希望的种猪存栏已超过160万头,其中能繁超80万头、后备80万头。而在这160万头种猪中,祖代/曾祖代超过了20万头。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公司种猪存栏可超过250万头,其中能繁超150万头、后备100万头。
通过筹组专门的猪育种公司,新希望将对公司目前在营的与后续筹建的核心群种猪场进行独立管理,并专注于前沿育种技术的研发。目前,该公司猪育种团队已经自主开发出一套基因育种软件,并已开始试运行。
吉崇星还指出,公司的猪育种将重点考虑两类指标,一个是对生产者有利的,比如说生得多、长得快;再一个是对消费者有利的,包括口感、瘦肉率、肌间脂肪,甚至于吸水性和肉色等,最终通过兼顾使一头猪的收益最大化。
本文由网络采编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0/3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