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Pig Progress报道,英国佩布赖特研究所研制的非洲猪瘟(ASF)亚单位疫苗在最近的一次试验中,猪群接种该新型疫苗后获得了100%的保护,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疫苗》杂志。
这意味着距离成功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又近一步。
虽有发热症状但实现100%保护
正在对该疫苗进一步优化
报道称,该研究团队测试了多种基因组合及载体的搭配,最终确定一个8个基因的组合通过病毒载体送入猪体内后,尽管出现发热等临床症状,但是对猪实现了100%的保护。
佩布赖特的非瘟疫苗学小组负责人Chris Netherton博士表示:“研究表明我们的疫苗具有完全保护猪免受ASF侵害的潜力,这是我们疫苗开发计划中的重要进步。”并表示已经开始对次疫苗的进一步优化工作,下一步的重点是揭示所表达蛋白是如何刺激免疫系统,然后进一步优化提高效果。
英国首席兽医官克里斯汀·米德米斯(Christine Middlemiss)表示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突破”。基因删除苗和亚单位疫苗是目前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的主要的两个方向,研究人员认为,相比非洲猪瘟弱毒苗,亚单位疫苗的优势主要在于容易量产、安全性更高、更容易区分感染与免疫动物。
越、美、中、英等相继宣布成功研制非瘟疫苗
哈兽研非瘟疫苗已在大北农等开展临床试验
非洲猪瘟病毒被发现以来已经有100年历史,但早期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有较多的科研团队对ASF的相关特性进行研究。后来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在全球多地快速蔓延,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着手对非瘟疫苗开展研发。
2019年7月2日,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部长阮春强在一次防疫会议上指出,近期越南科学家已着力研究防治非洲猪瘟的疫苗并取得初步成果,越南农业学院研究组已在兴安、河南和太平三省曾发现病猪的3个养猪户的养猪场试验疫苗。结果显示,被接种疫苗2个月后的18头母猪中的16头和15头肉猪没有出现异常,部分母猪已产仔,而没有接种疫苗的猪都感染非洲猪瘟并死亡,这表明这些非洲猪瘟疫苗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2020年初,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政府和学术专家已经研制出一种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并在实验中被证明100%有效。这种疫苗是从非洲猪瘟病毒的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毒株开发出的,在低剂量和高剂量注射的情况下,在接种后28天受到病毒挑战时,都被证明可以有效防御病毒。
2020年3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官网发文称,哈兽研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研究人员以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分离株Pig/HLJ/2018为骨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基因缺失的重组病毒(图1)。通过在猪体内进行系统的致病力、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试验,遴选出一株具有7个基因缺失的病毒(HLJ/18-7GD)符合弱毒活疫苗安全性标准,可对非洲猪瘟强毒的致死性攻击提供有效免疫保护(图2)。
图1:非洲猪瘟病毒不同基因缺失候选疫苗的构建
图2:七基因缺失疫苗HLJ/18-7GD免疫对非洲猪瘟病毒强毒株致死性攻击提供完全保护
3月23日,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创制的非洲猪瘟疫苗通过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准在指定区域开展临床试验。
据网传文件,开展临床试验的几家养殖场为新疆中盛天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新疆第一连养殖场)、黑龙江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肇州分公司,以及洛阳市孟津县的康硕养殖场。其中康硕养殖场的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已于去年5月被吊销执照。
另据报道,今年5月1日,总部位于香港的生物技术公司Pacific GeneTech(PGT)与位于美国罗德岛的信息和免疫学公司EpiVax宣布将合作开发一种新型非洲猪瘟疫苗。PGT和EpiVax的疫苗开发基于专有病毒表位,对非洲猪瘟病毒有强力的抵抗作用,并且可以提供交叉保护。该疫苗既可以通过异源初免接种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反应,也可以刺激产生强力的体液免疫。
近日,英国佩布赖特研究所发文称,该所研制的非洲猪瘟(ASF)亚单位疫苗具有100%的保护效果。
那么,距离非瘟疫苗上市还要多久呢?3月份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农业农村部已经批准做一个临床试验,后续还要按部就班地做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就是按照一个正常的程序。
11种在研非洲猪瘟疫苗研究进展和对比
几十年来,非洲猪瘟疫苗的研究虽然没有获得完全成功。但是,从大量的研究中获得的数据来看,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是可行的。
1. 弱毒活疫苗。目前,弱毒活疫苗被认为是ASF疫苗研发最便捷的途径,似乎也是最有希望的疫苗。
(1)对于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的研制,找到几种与毒力相关和免疫抑制相关的基因,并寻求在它们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组合,进行敲除,在首先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再在疫苗的有效性上获得合适的平衡。
(2)继续努力寻求天然致弱毒株,了解其基因组特征,获得与毒力减弱相关的基因信息,并尝试把它研制成或改造成活疫苗。
(3)要找到或开发出合适的细胞系,以方便大规模的生产;要敲除合适的抗原作为阴性标记,以实现疫苗免疫猪和野毒感染猪的区分;最好还能方便用于野猪免疫。
2. 亚单位疫苗;
(1)需要筛选更多的保护性抗原,并把这些抗原进行优化组合,用于亚单位疫苗的研制。
(2)需要优化抗原递送系统,比较理想的方式是模拟自然感染的方式把抗原提呈给免疫细胞(如活病毒载体疫苗)。
3. Prime-boost免疫策略。用一种类型的疫苗免疫后,再用表达同样抗原的另一种疫苗加强免疫(Prime-boost免疫策略),能够诱导强的免疫应答。既然ASF疫苗研制困难又复杂,那么用两种甚至多种类型的疫苗联合免疫,互相补充,可能会给ASF疫苗的研究带来希望。
另辟蹊径:抵抗非瘟从育种出发
我国发现唯一非瘟抗性大白猪
今年3月份,军事科学院 军事医学研究院 军事兽医研究所、山东蓝思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中国兽医学报上联合发表了一篇名为《我国蓝思白2号猪抗非洲猪瘟特性鉴定》的论文。论文称,我国蓝思白2号猪是世界上仅有的ASF抗性大白猪品种。
LS-2猪的发现和抗ASF特性的验证为我国在没有ASF疫苗的情况下保障生猪供应带来了曙光, 也为我国乃至全球ASF的消除或者消灭带来新的希望,有可能通过抗病猪的扩繁和推广彻底消除 ASF。
本文由积牧网综合报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munet.com/2020/1514.html